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17.5781ms
0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情者,其诚然也。 “云从龙,风从虎”,无故而相从者,岂容有伪哉!...
1 柔道光也,阴凝感,与乾相纳,臣奉君也。 《易》云:“黄裳,元吉”。 六二,内卦阴处中   ,臣道正也。...
2 男先以诚感,则女说而应也。 )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感也。 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交相感也。...
3   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 君子以虚受人。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4 同时,又结合其师吴挚甫《易说》的「阳遇阴则通、遇阳则阻」的原理(见本书「说例」)而加以发展,谓「易之道如电然,同性则相违,异性则相感」(见《易诂》「同人、利涉大川解」),着《周易尚氏学》二十卷。...
5 纟因缊交感,变化不穷。 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情伪出焉,万绪起焉。 《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业,故《易》者,阴阳之道也;...
6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知发矣。 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7 “水流湿,火就燥”者,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 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此同气水火,皆无识而相感,先明自然之物,故发初言之也。...
8 天地交感、则变化万物、虽草木亦蕃。 若重阴闭塞、虽贤人亦隐。 初言慎、母纵夫微阴之长也。 四言谨、母衒于重阴时也。...
9   是故,情伪相感,远近相追; 爱恶相攻,屈伸相推; 见情者获,直往则违。 故拟议以成其变化,语成器而后有格。...
10 方成机感。 又必初筮则告。 方显法之尊重。 其所以告之者。 又必契理契机而贞。 然后可使人人为圣为佛矣。 ...
11 言以虚辞相感。 义亦得通。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注。 君子谓乾二。 坤为方。 初四二五复位。 三正不动。...
12 其如书愈多,而人愈感,后学之人不得真传,直以譬象为真实,或以坎离为心肾,或以震兑为肺肝,或以屯蒙为子午抽添,或以复姤为心肾气生,或以既济为心肾交合,甚至以阴阳为男女,以彼我为采战,以煆炼为炉火,以金丹为服食,以有为为搬运,以无为为空寂,皆认后天有形、有象之物,不知先天无形、无象之真,以一盲而引众盲,埋没古人度世之婆心矣。...
13 阴阳之交感。 一物之乾坤也。 易之气也。 流行不已者也。 自咸恒厯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十卦。 阴阳各三十画。...
14 上之与下,犹君之与臣,君臣相交感,乃可以济养民也。 天地以气通,君臣以志同也。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
15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旧有此图   太极未有象数,惟一气耳。...
16   刚浸而长,履位得中,有其德而能感。 五以从已也。 则五顺于二,二未尽顺于五也。 尊而顺,刚德日崇,故无不利也。...
17 繁而不优乱,变而不忧感,约以存博,简以济众,其唯《彖》乎!   夫爻者何也? 言乎变者也。 变者何也?...
18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其雷风相薄者,即《怛》卦也。...
19 河龙图发,洛龟书感。 《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书正义》日:洛书九类,各有文字,即是书也。 而云:天乃锡禹。...
20 故必二气交感,然后为咸也。 夫物类同者自同也,何所感哉? 惟异类而合,然后见其感也。 铁石,无情之物也,而以磁石引针,则虽隔物而应。...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