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孝经言,93.75ms
0 孝经言“为之宗庙而鬼养之”,又不与此意同。 彼之谓鬼者,只以人死为鬼,犹周礼言天神、地只、人鬼。   ...
1 孝经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曾子临没。 启予手启予足。 今沙门剃头。 何其违圣人之语。 不合孝子之道也。...
2 孝经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曾子临没。 启予手启予足。 今沙门剃头。 何其违圣人之语。 不合孝子之道也。...
3 孝经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曾子临没。 启予手启予足。 今沙门剃头。 何其违圣人之语。 不合孝子之道也。...
4 孝经言严父莫大於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即五精之帝也。 礼记王制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 《论语》禹卑宫室尽力於沟洫恶衣服致美於黻冕何有殿庭之乐过於天地乎!...
5   孝经言严父配天必称周公自古圣人大孝如舜达孝如武王皆不及之而独眷眷于周公者以周公人臣耳而独用天子之礼乐以褒大其亲正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也故夫子取其孝之终...
6 孝经言卜地。 卜也。 非相也。 风水之不足信。 昔人言之详矣。 一曰时日不利。 三月而葬。 礼也。 老聃党巷之葬。...
7 停丧不葬人子莫大之罪也近世士大夫有累世不葬者有累数柩不举者诘其所以则有三焉一曰家贫不能葬孔子不云乎苟无矣敛手足形县官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葬之需俭于殓殡未闻有家贫而委其亲不殓不殡者亦既殓而殡矣何有于葬一曰不得葬地古者按图族葬未没而葬地已定夫何择焉孝经言卜地卜也非相也风水之不足信昔人言之详矣一曰时日不利三月而葬礼也老聃党之葬日食而返郑葬简公毁当路之室则朝而窆巷不毁则日中而窆是不择日择时之明证也窃谓不葬之患有四古者涂殡以防火也今中堂三月尚须防慎况可久掩乎若厝之荒野无人之处保无意外之虞乎此其不可者一也木性受风则裂胶漆干久而脱甚至蛀啮腐朽至于检骨易棺子心其何以安此不可者二也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也今人有金银贵之物囊之箧之又从而缄腾扃鐍之未已也必藏之密室或深埋土中而后乃无患殡而不葬是犹缄物而置之道路也人子之爱亲曾不如物乎始死而袭而殓而棺而凡为葬计也衣衾覆尸棺覆衣衾覆棺统而覆之于土而后其藏也密而固今棺而不葬何异不葬不殓乎与其不葬也毋葬而裸此其不可者三也礼既葬而虞谓送形而往迎精而返虞以安之也不葬矣又何虞焉不虞则卒哭祔俱无所用之不知停柩不葬者将不虞乎不卒哭乎祔乎不祔乎祥而禫乎否乎服不除不祭礼也将蒸尝之祀可终废乎葬而后有虞主祥而后有练主主祔庙则迁其当祧之祖而改承祀之名既不葬矣终不迁乎将此其不可者四也张文嘉齐家要云今国律虽有停柩之禁卒无举行者若礼官援礼棺未葬不除服之文而申暴露之罚特请于朝廷着为令甲凡服除未葬者仕宧不准补官生儒不许应试其补官呈词必须明开某年月日成服某年月日安葬于某处某年月日除服仍取宗族邻佑及墓地人等结状方准补官其或未葬而诡言葬者如有首发连以匿丧论罪连坐结状之人若夫庶人服满不葬者许宗族邻里首其暴棺之罪庶乎人人知警无有停丧不葬其亲者矣旨哉斯言有心世道者其毋忽诸...
8 夫宫黥刖劓是谓戮刑得情勿喜仁人伤之兄以天伦之谊骨肉之爱同屦依然惨被荼毒顾忍焉安之独何心哉然风气既成积久遂为义理人情所溺谬种孳于齐州始则作俑于倡伶继则扬风于绅族积厚难返视同固然无耻之尤不仁孰甚孝经言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孟子言尺寸之肤无所不爱既乖天地之和复违 孔子之义世俗亦知缠足非义每诿于父母之命以是为孝不知礼言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惧伤生也缠足伤生甚于大杖岂大杖可走而缠足可受耶兄大杖害止一身缠足害及十世也要皆未通 孔子父有诤子之义遂甘陷其亲冒不慈之讳其身堕不孝之罪其子抱不良之痛岂不大异哉此种人情义理似是而非不可不察也耳之所接目之所遇对偭刑人莫与援手嗟乎三才之美同禀所生二气不良沦为异类此非志士仁人义当哀矜而拯捄之欤迩者天运既开人心殊变渐悟往者之非咸作补牢之悔徒以风声未树无以为合君羊之基情意未通无以为观型之助前车既覆后轨方遒强学邯郸艰于跬步虽以 世祖章皇帝之圣悯民生病腓之艰拯中原灭趾之痛严下 诏书宣谕禁约违者罚其父夫流三千里至今二百余年卒未止也顺治十七年 世祖章帝诏曰天下敢有私缠足者十家连坐罪其父若夫依律杖八十流三千里徒三年即朝野臣民奉行不力未能仰体 宪旨俯恤女流正此坤维援兹嫂溺然未始非不合君羊以广之立会以励之之咎也君子知其然矣去岁顺德陈君默庵赖君弼彤诸子谭子袁刘子修陈次陶仲溥邱湛西邓薰楼赖尺颜诸子为之倡助倡戒缠足会于龙山于时联约而来者已数百人新会梁卓如孝廉为之作序刊之时务报见第十六册风动海内鄂督张香帅闻其风而说之继开会于湖北扫倡优之妖风洗蛮彝之贱俗二万万之女子庶有赖焉韩昌黎有言曰莫为之前虽美不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伏维同方之伦有志之子誓发爱力共解倒悬纠正科条扩集雅会姻娅相媾谊结姬嬴学校踵开化成邹鲁倡自闺门风于天下矣嗟乎 仲尼要道闻斯行之孟氏之言非义速已遂事不谏来者可追翘企足音跂予臂助 ...
9 子范钑方随诸昆学经问群经目畣曰今立学官有易书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是为十三经不及四书四书之目始宋亦曰四子之大学中庸盖为戴记之二篇也稽古曰四经古文尚书毛诗左氏谷梁春秋也后汉建初八年诏选高堂生受四经即此而邵子皇极经世四经则易书诗春秋也按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然未称四经曰五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也杨子法言五经为辩唐孔颖达与诸儒撰五经义疏百七十奉诏改正义白虎通曰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曰六经厥目自庄子称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始即礼记史汉之六艺也礼记解记六艺政教得失史记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汉儒林传博学六艺曰七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也小学绀珠秦宓曰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 傅咸七经诗亦谓诗书春秋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刘敞七经小传曰九经即汉蓺文志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也其称九经自唐谷那律称九经库始按韦表微着九经师授谱后唐校九经镂本于国子监经典释文序录九经云者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言唐选举志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以易尚书春秋公羊谷梁为小经按选举志孝经论语兼通又百官志论语孝经尔雅附中经唐刘子元曰晋中经簿九经皆郑注曰十经宋百官志助教分掌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公羊谷梁以上各为一经论语孝经盖以论语孝经为一经也南史周续之通十经指五经五纬言曰十二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加六纬小学绀珠虽分合互异先后或殊大要不外乎是是以知宋前无十三经之称古者治经或三年通一艺或毕世专一经问目云尔哉玩文云尔哉空疏无论已强识者为之引证是其所长而惧其非臆断即碎义也否则惧其屈经从解也然则安所折衷曰非以经正[注](制) 疏之失不克以经释经非繇一经通群经之训诂不克合群经以治一经若夫传周易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而志在春秋行在孝经非至圣孰与于斯...
10   雍正元年正月辛巳朔世宗宪皇帝诣寿皇殿行礼不升殿受贺礼部等奏言帝王即位首重元正元者岁之始正者月之始也故曰春王正月所以纪即位之始也雍正元年为龙飞之首岁皇上孝思罔极即不升殿受贺而羣臣奏表之礼断不可缺臣等请雍正元年元旦在京诸王百官恭进皇太后表文皇上表文仍照例呈览交内阁收贮将此表文式颁示朝鲜及直隶各省于雍正二年具奏冬至万寿节虽不受贺其表文亦照例具奏交内阁收贮从之十一月辛丑冬至壬寅御殿受朝贺以圣祖仁皇帝配大礼成颁诏天下先是谕大学士等曰朕惟圣祖仁皇帝大礼告成普天同庆朕升殿颁布恩诏盖以贺列祖之鸿禧慰万方之诚悃也然朕思念顾复深恩中心哀慕今未满三年不忍升殿受贺着内阁九卿等详察典礼酌古准今务期于理允协庶朕心得安寻大学士等奏言谨按汉礼仪云冬至之日宗祀明堂登灵台大赦百官称贺此冬至配天行庆之明文也自晋至唐宋皆隆其议宋仁宗皇佑二年以大庆殿为明堂合祭天地三圣并侑大庆礼成百官奉表上贺其后仍之名曰庆成礼明会典载大祀礼成次日御奉天殿受贺我朝会典载冬至南郊礼成次日御殿百官进庆贺表臣等伏思先王制礼原以节情巨典攸宜古今不易恳祈俯允礼臣所请以二十六日御殿诸王羣臣上表行礼颁圣祖仁皇帝配天恩诏诚于典礼符协得旨诸臣酌古准今详察典礼具奏朕今亦难固却但朕中心实甚不安着允诸臣所请行二年正月丙子朔御殿受朝贺宣表十二月谕大学士等曰朕即位之初诸王大臣奏请元旦升殿受贺至再至三朕无可如何准于次年受贺今年元旦升殿读表时朕听之不禁心伤凄然垂泪今尚未过三年着停止行礼诸王大臣复请升殿行礼又谕曰诸王大臣虽请朕俯顺舆情亦当思仰体朕意朕意以为行庆贺礼以示万国不若尽孝道以示天下二年元旦因行元年之礼故允所请去年允行长至之礼因圣祖仁皇帝配天大典朕不得巳勉从众请至于御殿进表受贺不比寻常之御殿谢恩行礼也朕降此谕旨诸王大臣着即遵行诸王大臣又奏孝经言天子之孝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今元旦升殿受贺锡福兆人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必为欣慰与孝经之义相合得旨诸王大臣引据经典陈恳再三着准行礼其表文但行呈进不必宣读七年十二月谕元日朝贺凡三品以上之大臣年逾七十者不必随班行礼俟百官朝贺礼毕朕还宫后至干清门行礼八年正月元旦令节以逢祈谷斋戒日期改于初六日行朝贺礼十二年正月元旦令节遇祈谷斋期改于初九日行朝贺礼...
11 你看孝经言孝。 无所不包。 纵然遇着不好老亲。 望儿好的心肠是一样。 论此心便当孝。 我们想入世。 孝为根本。...
12   书称尧之徳始于钦眀中于平章卒于于变钦眀者修己以敬也平章者安人也于变者安百姓也老子言修之身而其终至于天下修礼言毋不敬而其効至于安民与此同意修己以敬自爱也修己以安百姓博爱也夫正者未必安而安者必以正孟子以正己而物正为大人之事则修己以安百姓者圣人之事也尧舜于此可以不修而犹病之者以其不免有窜殛之刑故也书曰安民则恵惟帝其难之此之谓欤孝经言得人之欢心又言得百姓之欢心是人不及百姓之众也 ...
13 左传言立功孝经言扬名功必济世名必副实若止科第而已则但可谓富贵何功名之有俗唤科第作功名误矣 责人时须想着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律己时须想着细行不矜终累大德...
14   孝经言王者合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此语最妙吾谓士庶人亦当合一家之欢心以事其父母凡婢妾仆隶之间为类甚微然亦易生衅骨肉为孝子者须是无徃不敬古人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正识得此意...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