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灭故,29.2969ms
0 以皆生灭故。 皆有漏也。 若能转识为智。 则皆成无漏。 已上统示性修旨趣竟。   【详示妙修次第又为三。...
1 以皆生灭故。 皆有漏也。 若能转识为智。 则皆成无漏。  已上统示性修旨趣竟。 【详示妙修次第又为三。...
2 无生灭故,即是海空。 海空之空,无因无果。 无因果故,以破烦恼。 以是因缘,名为修习。 善才又言:如是所说,道性之性,无生无灭。...
3 宣云:「道又非寂灭故。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 宣云:「至不测矣,而物由此出。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4 不减,,惟不灭故。 知乎不生不灭,乃今可与谈性。 生之谓性,性也。 形色天性,性也。 性善,性也; 性无,亦性也。...
5 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 四大皆幻设,性情不虚假。 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 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
6 记知秦以酷急亡国又目见王莽亦以苛法自灭故 勤勤恳恳实在于此又闻诸王主贵戚骄奢逾制京 师尚然何以示远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
7  州刺史为始年至保太四年岁复在丙午而灭故  为六十一年然其奄有闽国则当自景福元年为  始实五十五年也今诸家记其国灭丙午是也其...
8 身根於此等处与意识俱灭故。 若人正死,此身根如热石水,渐渐缩减於脚等处,次第而灭。 释云:《俱舍论》述小乘义,故云身於此等处,何意识俱灭。...
9 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灭故。 —《春秋 襄公三十年》...
10 恐成断灭故。 以音声假诠表之。 诠佛语言。 即文殊声也)尔时文殊师利摩诃菩提萨埵。 从世尊心下已。 依一切如来右边月轮中住。...
11 ”有云:“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故,解脱。 ”注云:“愚夫所知,极于七识,七识之外,无所知故,因起断见,而不觉识藏无尽,见其念念相续故,起常见。...
12 阳焰之水不应趁故,不应灭故。 不应趁故,免落凡夫纵情; 不应灭故,免堕二乘调伏。 圆宗顿教,毕竟如斯。...
13 不增不灭故。 二者相。 大谓如来藏具是无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 大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一切诸佛。...
14 至于无所闲,乃见其诚者,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送僧应托偈】   苏寿明、巢谷、僧应托与东坡居士,皆眉人也。...
15 心非动转,非生灭故。 心等虚空,无障碍故。 心非净垢,离一切数故。 诸有智者,应如是观,一切法中求心,了不可得。...
16 “满慈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无缚无解六波罗蜜多,能证无缚无解,一切法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空故、无相故、无愿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17 以色性空无生灭故。 不见受、想、行、识。 何以故? 以受、想、行、识性空无生灭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眼处。...
18 如是所起随喜回向非转非息,无生灭故。 ’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随喜回向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
19 有情无灭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灭; 有情无自性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自性; 有情无所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有;...
20 布施波罗蜜多无灭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灭,净戒乃至静虑波罗蜜多无灭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灭; 布施波罗蜜多无自性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自性,净戒乃至静虑波罗蜜多无自性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自性;...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