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 [834]汉书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眞。 [835]又路温舒传:偷为一切。 [836]又闭侯王表:秦据埶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壹切取胜。...
1 汉书平帝纪「一切」,颜师古注:「犹如以刀切物,取其整齐。 」   李从之问:「『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何故只言修身?...
2 【疏】"黄支之南"者,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 "应劭云:"黄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师三万里。...
3   亦有避物名而改名者,《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诏曰:皇帝二名,通于器物,今更名,合于古制,使太师光奉太牢告祠高庙。...
4 案《汉书平帝纪》五年,诏曰吴顷楚元之后。 师古注,吴顷谓高帝之兄仲也,初为代王,后废为合阳侯,而子濞封为吴王,故追谥仲为吴顷王,顷读曰倾云云。...
5 余按汉书平帝纪,成帝赵皇后退居北宫,哀帝傅皇后退居桂宫,则北宫、桂宫自是两宫。 〕傅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由直道行。...
6 案:《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 旧经止一卷,药三百六十五种。 陶隐居增《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
7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后指精通经学而其立身堪为人师表者。...
8   【 汉书平帝纪:追谥孔子曰襄城宣尼公。 】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 【 已下昭阳赤奋若】   一别秦淮将廿载,天涯垂老看犹在。...
9       《汉书平帝纪》:「追谥孔子曰褒城宣尼公。 」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昭曰:「宣尼之号,始见于此。...
10 陵坟衍之属○王石华校或改舜臣改神今案孔传无在远句及之属二字】 怀濡百神 【毛诗时迈云谨案怀来也言武王巡狩至方岳之下来安羣神祭于山川皆以尊卑次第祭之也○今案时迈篇作怀柔陈本亦然考释文云柔本亦作濡陆氏书亦成于隋盖隋时古本如此】 靡神不举 【毛诗云汉篇谨案靡无也言宣王为旱之故无不祭也举者求羣神而更祀之无所爱于三牲也○今案靡无以下是参用郑笺】 告祭柴望 【毛诗时迈篇谨案巡循也狩守也诸侯为天子至故循省之至方岳之下燔柴祭告望秩于羣神○今案标目四字见时遭诗序谨案以下是永兴引申语】 克禋克祀 【毛诗生民篇毛苌传云禋敬也弗去也去无子求有子郑玄笺云克能也弗之言祓也姜嫄生后稷如何乎乃禋祀上帝于郊禖以除其无子之疾而得其福也○今案生民传笺同】 天子祭四方 【礼记曲礼云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郑注云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于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今案曲礼注同】 天子祭四极 【尸子云先王之祠也天子祭四极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庙者也○今案平津本尸子祠下有礼字陈本无先王句】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 【曲礼云】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公羊传云鲁郊非礼也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封内者则不祭也何休注云天子所祭莫重于社方望祭四方山川星辰○今案僖三十一年天子所祭句下有莫重于郊诸侯所祭二句余同陈本脱何休以下】 王立七祀 【祭法云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日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今案陈本同】 诸侯五祀 【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今案见祭法】 士二祀 【曰门曰行○今案见祭法】 宜乎社 【又郑云宜祭名○今案见王制注】 祠黄帝 【汉书郊祀志云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今案见汉书卷二十五上】 祈上帝 【毛诗噫嘻序云春夏祈谷子上帝也郑云祈犹祷也求也○今案周颂诗序同】 祭五帝 【汉旧仪云祭五帝于雍畤在山西望不见四方故曰自雍畤至虚阳十里一举烽火以望祭五帝○今案平津馆辑本脱此条惟祭五帝句见史记封禅书索隐引烽火句见太平寰宇记三十引陈本改注别条】 祭八神 【汉书郊祀志云祀八神一日天主祀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二曰地主祀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山南之下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三曰兵主祀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梁山六曰月主祠莱山七曰日主祠盛山盛山中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阳近日出八曰四时主祠琅琊在齐东北盖岁之祈始皆用牢具祠○今案汉书二十五上山南作高山近作迎祈作所梁山作之罘陈本已照改又陈本牢误宗】 孟春祭户 【月令孟春之月其祭户郑云春阳气出祀之于户内阳也祀之先祭脾者春为阳中于藏直脾脾为尊也○今案月令祭作祀】 孟夏祭灶 【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郑云夏阳气盛热于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祠之先肺者阳位在上肺亦在上肺为尊也○今案月令注同标目祭字当作祀】 孟秋祭门 【孟秋之月其祀门祭先肝郑云秋阴气出祀于门外阴也祀之先祭肝者秋为阴中于藏直肝肝为尊也○今案标目祭门与小注异当作祀】 孟冬祀行 【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肾郑云冬阴气盛寒于水祀之于行从辟除之类祀先肾者阴位在下肾亦在下肾为尊者也○今案月令无气字】 祭不越望 【左云楚昭王有疾卜曰河为崇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沮漳楚之望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天道矣其不失国也宜乎○今案哀六年沮作雎天作大释文云大道本或作天道盖隋本有作天者本钞及释文皆成于隋者也】 祭在其地 【礼记王制云郑注鲁人祭太山晋人祭河是也○今案王制注同】 春祭三江秋祭五湖 【越记云越王既得平吴春祭三江秋祭五湖因以其时为之立祀垂之末世○王石华校者改世今案吴管校本越绝书外传春申君第十七祀作祠】 法施于民则祭 【礼记祭法云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今案标目则祭二字与小注异当作则祀之】 以死勤事则祭 【同上义○今案则祭二字祭法作则祀之】 以劳定国则祀之 【同上义】 能御大灾则祀之 【同上义○今案祭法灾作菑】 能捍大患则祀之 【同上义】 祀五畤 【汉书武帝纪云元光二年行幸雍丘祀五畤○今案见汉书卷六】 祠三户 【又云宣帝即位祀三户山于下密○今案见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陈本无下字】 成山祠曰 【又云宣帝即位于成山祠日○今案见汉书卷二十五下】 莱山祠月 【又云宣帝即位于莱山祠月○今案见汉书卷二十五下】 密畤祭青帝 【又云秦宣公作密寺于渭南祭青帝○今案见汉书卷二十五上】 鄜畤祭白帝 【又云文公梦黄虵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郊祭白帝○今案见汉书卷二十五上】 上畤祭黄帝 【古史考云秦初伯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下畤祭炎帝○今案伯即霸字初伯谓始霸也此条亦见汉书郊祀志及史记封禅书平津馆辑本古史考脱收此条】 游云梦祠虞舜 【史记云始皇出游至云梦望祠虞舜于九疑山○今案见史记始皇本纪】 幸阙里祠孔子 【孔丛子云元和七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子男子年二十以上六十二人命儒者讲论经义○严氏校祠牢改牢祠今案陈本七年作二年无还字孔子男子作孔丈夫二人作三人类聚三十八引孔丛子七误一六代作八代又作六十人无末句余与原钞同】 巡朔方祭黄帝 【汉书武本纪云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之冢于桥山下○今案卷六武帝纪无下字亦见卷二十五上郊祀志】 临东海祀蓬莱 【又云太初元年十二月东临渤海望祀蓬莱○今案见汉书卷六及卷二十五下】 幸河东祀后土 【又云元封四年自岱还幸河东春三月祀后土神光三烛○今案汉书卷六岱作代】 巡盛唐祠虞帝 【又云元封五年冬帝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帝舜于九嶷○今案见汉书卷六武帝纪】 祀上帝于北河 【十二州记云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侨车到东山祀上帝于北河归大功九天○王石华校云河归二字当小写因旧钞误大写故也今案御览五百二十六引东作锺九天作九河陈本亦作锺九天作九湖十二作十三二酉丛书张辑十三州记亦引御览作锺作北阿余同】 祭先圣于太学 【挚虞新礼仪云故事祀皋陶于廷尉祭先圣于太学也○今案类聚四十九引新礼仪尉下有新礼移祀于律寺以同九字】 祭蚩尤于沛庭 【汉高祖本纪云高祖立为沛公祀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今案汉书卷一上同】 祀皋陶于廷尉 【挚虞新礼仪云故事祀皋陶于廷尉同祭先圣于太学也○今案详本篇上文】 祠唐尧于成阳 【侯获汉皇德傅云章帝诏使者奉太牢致祠唐尧于成阳灵台○今案御览五百二十六引灵作云陈本改注范书成作咸无灵台二字二酉丛书张辑皇德传亦据御览】 祀黄老于濯龙 【东观汉记云皇帝九年九月祀黄老于濯龙中以文罽为坛饰金钿器祠用三牲作倡乐○今案聚珍本东观记卷三九年作元年钿作银御览五百二十六引钿作扣】 祠子胥于江滨 【吴越春秋云二月癸未夫差饰诸羣臣祠子胥于江滨夫差曰昔不听相国之言用谗佞之辞令远没江滨自亡以来莫谁与言○王石华校补神字今案秘书二十一种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皆脱此条御览五百二十六引吴越春秋于江作江水饰作帅】 □□□□ 【乐触自酒又言日用国岂可留神一于寡人相见首既从中出曰生时为人死时为神飨远大在王复重祭臣请诸持杯动酒郑左右羣臣莫闻见之也矣○今案案此条失书名并多讹误旧钞混入上条注中今移正陈俞本皆脱】 祭诸葛于道陌 【襄阳记云诸葛亮亡所在各求为立庙议以不合百姓遂因时节祠祭之于道陌○今案蜀志五裴注引襄阳记不合作礼秩不听祠作私陈本亦作私议以作朝议】 王下祭殇五 【礼记祭法云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来孙也谨案殇者未成人而死可殇也○王石华校触改殇今案见祭法谨案以下是永兴引申语】 诸侯下祭殇三 【又适子适孙适曾孙大夫下祭殇二适子适孙○今案见祭法】 士祭其先 【又云士祭其先○今案见礼记曲礼】 庶人祭乎 【又云适士及庶人祭子而止○今案见祭法】 五年再祭 【公羊传云大事于太庙跻僖公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跻僖公升也何言乎升僖公逆祀也○今案文二年跻僖公升也五字作跻者何升也余同】 因时而祭 【春秋繁露云古一岁四祭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今案见渎曙注本繁露四祭篇】 有闰加祠 【汉旧仪云原庙一岁十二祠有闰加一祠皆太牢者也○王石华校如改加今案文献通考宗庙七引汉旧仪太牢上有用字】 祠春享先王 【周礼大宗伯职云以祠春享先王谨案祠四时春祭之名祠者食也祠道追远享食也○王石华校相改祠今案以下四条皆大宗伯文谨案以下皆永兴引申语也陈本并注在第一条增入郑注删去各谨案等语】 礿夏享先王 【又云以礿夏享先王谨案礿者薄也夏时万物初长进宗庙少故曰礿也○王石华校初改礿今案大宗伯礿作禴陈本已照改】 尝秋享先王 【又云以尝秋享先王谨案尝者万物新成可尝以享宗庙○严氏校庙宗改宗庙】 蒸冬享先王 【又云以蒸冬享先王谨案蒸者众也冬时万物皆成可以荐宗庙者众也】 天子造乎祢 【礼记王制郑云造祭名○今案陈本同】 王者禘其祖 【礼记大传云郑注禘大祭也始祖感虚而生祭天则以配之制别至者无主不止也○今案大传注感虚而生句作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余亦大同小异陈本已照改】 黩于祭祀时谓弗钦 【尚书说命云孔安国传祭不欲数数则黩黩则不敬○今案见说命中篇】 君子之祭敬而不黩 【公羊传曰己卯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云亟数也显亵黩也士有公事不及此四时祭则不敢美其衣服盖思亲之志也○今案桓八年何注亵作渫思下有念字】 祭不欲疏疏则怠 【礼记祭义云郑注疏则违礼莫大焉○王石华校忌改怠今案祭义注同】 祭不欲数数则烦 【又云烦则不敬郑玄云不敬违礼莫大焉○今案祭义同】 岂年不奢凶年不俭 【王制云如上言○今案王制丰上有祭字】 有其举之莫敢废也 【曲礼云○今案见曲礼下篇】 有其废之莫敢举也 【又云郑氏注为其黩神也若殷废农祀弃后不可复废弃祀农也○王石华校标目补敢字今案曲礼下注黩作渎陈本已改】 非其所祭而祭之淫祀无福 【郑云妄祭神不享也○王石华校勒去上句非也今案曲礼下注享作飨余与旧钞同】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论语郑注云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谄求福也○今案何晏集解采郑注谄求上有是字】 祀齐五日 【汉旧仪云制祀天齐七日宗庙五日小祀三日○今案聚珍本汉旧脱平津辑本补遗一卷据书钞引云大祀齐五日小祀齐三日此乃陈本耳后得此影宋钞未及追改】 祭齐六曰 【黄帝问玄女兵法云六甲将及夫人姓名服色其耐皆着赤帻小冠带白绶夫人足皆各象其禽兽足凡欲招致神当于帛上书诸神名如法祭齐事六日见形○今案御览五百廿六引黄帝问元女兵法色下有白字绶下有绞字招误治齐事上有荫字余同陈本赤作青无招字当上有格字】 礼不卜常祀 【左传夏四月四十郊不从乃免牲非礼也犹三望亦非礼也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今案见僖三十一年】 大飨不问卜 【曲礼郑注祭五帝于明堂莫适卜也○今案曲礼下注同】 宗甫之事君亲割夫人亲舂敬之至也 【谷梁云太室屋坏礼宗庙云云如上言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庙朝坏极称之志不敬也徐邈注极直也志记也○今案文十三年无朝字徐邈以下玉函山房辑本未收此条】 二王助祭 【毛诗振鹭序云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毛苌云二王夏殷也白鸟集于西雍之泽言所集得处也喻杞宋之君有洁白之德来助祭周之宗庙得礼之宜也○今案周颂传庙上无宗字陈本照删】 百蛮助祭 【典略云永平二年祠五帝以先帝光武配羣僚百蛮皆来祭也○今案陈本改注续汉书】 诸侯王祭 【汉书平帝纪云元始五年春祫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二人宗室子九百余人征助祭礼毕○今案汉书卷十二平纪作百二十人无下二字】 食诸侯酎金 【汉旧仪云皇会侯王酎金庙中以上计议设九宾倍位○今案陈本脱平津辑本补遗一卷据初学记类聚引侯王作诸侯议作仪】 朝奠日出夕奠逮日 【礼檀弓云郑注阴阳交接庶几遇之○今案礼记注同】 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檀弓云○今案檀弓二字是沿上条而误当作礼器】 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周礼党正云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三命而不齿郑注不齿者席于尊东所谓遵○今案地官注同】 饮酒于序三命不齿 【周礼党正职云不齿者席于尊东所谓遵○今案不齿者席于尊东所谓遵○今案不齿者二句见党正注】 商曰彤 【尔雅云商曰彤尚书高宗彤日者也○今案见释天注本钞此条混入上条注中今移正陈本脱】 周曰绎 【尔雅注春秋经云壬午犹绎○今案释天郭注同】 祭天曰燔柴 【尔雅注曰布散于地祭之○今案此条标目与小注不符合当分二条燔柴郭注是既祭积薪烧之六字此注布散句乃释天祭星曰布之郭注也陈本但存燔柴一条误矣】 祭风曰磔 【尔雅注曰今俗当大道中碟狗云以止风此其象○今案此见释天郭注陈本象上有遗字】 祭山曰庪悬 【尔雅注曰或庪或悬置之于山也○今案此见释天郭注】 祭川曰浮 【尔雅注曰祭于川中或浮或沈○今案释天篇浮下有沈字祭于作投祭】 是禷是禡师祭也 【尔雅禷禡师祭也○今案此见释天】 五年大祭 【尔雅注云五年一大祭○今案此见释天郭注禘大祭也句郭注】 一岁五祠 【缪袭祭仪春祠夏禴秋尝冬蒸每祀依其时而行尝尚也蒸岁大孰一岁五祠时常用仲月名之曰祭其实在庙者也○今案陈俞本脱】 夏祭曰礿 【尔雅注云新菜可礿也○王石华校初改礿来改菜今案见释天郭注作可汋】 秋祭曰尝冬祭曰蒸 【尔雅注云□品物也诗云礿祠蒸尝○今案诗云以下非郭注文盖永兴再引诗天保篇】 太祝辨九祭 【周礼春官云太祝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振祭六曰濡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今案太祝濡作擩】 太祝辨六号 【又曰太祝辨六号一曰神号二曰鬼号三曰祇号四曰牲号五曰齍号六曰币号○今案太祝祇作示】 太祝掌六祈 【又曰太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祇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绘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说○今案春官太祝同】 太祝掌六祝 【又云春官职云太祝掌六祝之辞以事神祇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今案太祝职同】 祝将命 【礼记郊特牲谨案用传主人之命于神尸也○今案陈本删尸字】 史荐信 【左传齐侯欲诛祝史晏子曰若有德行之君内外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是以鬼神用享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今案左传昭二十年有德下无行字内外作外内余同】 称孝孙 【郊特牲云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郑云谓事祖祢也○今案礼记注同】 称曾孙 【又云称曾孙某谓国家也于曾祖以上称曾孙而已○今案于曾祖以下是郊特牲注文】 祝以孝告是谓大祥 【礼运注云此谓荐今世之食于人道为善毛诗云○今案毛诗云三字非郑注本文盖别引他书也陈本已删此三字】 ...
11 汉书平帝纪元始五年诏曰:"汉元至今。 "律历志云:"黄帝调律历,汉元以来用之。 "   〔二〕汉书王嘉传云:"往者,宠臣邓通。...
12 古之教者二十五家而有塾五百家而有庠万二千五百家而有序耰锄已藏祈乐已入里胥长分为之师中年考校课其殿最三年大比则汇其贤能贡于国学朝廷厘为经制岁一行之无或敢废故均是人也役之则为民官之则为吏教之则为士文学盛于上才智生于下三古之隆皆由是也后世制为郡国学党庠术序听民自处先王牖民之典盖廑有存焉矣汉书平帝纪元始三年立学官乡曰庠聚曰序置孝经师一人然是时政由王氏徒拟周官无裨[实](官)际泰西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无论大小民无分男女地无论城乡有烟户三十家例设小学堂一国家更严不入塾之科条议罚之条列国通例以英德奥为最严设文学部之专官文学部犹我国国子监祭酒其权礼部虽以甚小之国启蒙之塾往往二三千所箸录之徒三四十万人公家之拨帑学徒之修脯力不能者免绅富之输将综而计之不下数十百万或数百千万而不稍惜此外瞽聋疯瘖孤子罪童无人不有学礼拜夜会无时不有学呜呼何其盛也又闻西人入塾期率六岁至八岁出塾期率十三至十六中数每人尚多学八年贫甚者计其半日在家以助父母而已例期既满教者遴其俊秀升于大书院国家需才此焉皆备其不愿仕者亦任其肄习专门择途自处夫以八年向学之人无论出而为兵农为工商以与一丁勿识数行未读者相遇孰智孰愚孰强孰弱盖斠然矣我不敢知曰今中国郡县非尽无书院也乡村非无私塾也然浏揽四千三百万方里内之书院有几四百万万人中之能肄业于书院者有几私家之力能延师并能得善导之师者有几而穷陬僻澨蠢如鹿豕姓名不能书条教不能读者吾反见其如林如鲫也夫我黄种四千年来素以文物甲它族今核十岁以上识字之数百分中不足十分较诸欧美差六十至八十分读书写字算学勤敏之学僮竟不能比数岂昔文明而今愚犷邪抑导之无其人也孔子曰其有所誉必有必试远鉴殷周近鉴泰西已试之效者也乃者 京师内外推见隐微亦以推广学校为自强第一义视彼龈龈于海舰铁轨者何如矣然所议者国学也郡学也议乡学者何寥寥也夫郡国学为育才也而其原则在于乡学乡学盛而郡国学盛矣此之不讲坐使彼之所谓教堂得广设义塾施其异教于吾民吾民之无依者争昵就之习与性成将以龙荒易桑梓十诫为六经呜呼父母流水之归螟蛉类我之祝则不患弃材而尤患弃民...
13 古之教者二十五家而有塾五百家而有庠万二千五百家而有序耰锄已藏祈乐已入里胥长分为之师中年考校课其殿最三年大比则汇其贤能贡于国学朝廷厘为经制岁一行之无或敢废故均是人也役之则为民官之则为吏教之则为士文学盛于上才智生于下三古之隆皆由是也后世制为郡国学党庠术序听民自处先王牖民之典盖廑有存焉矣汉书平帝纪元始三年立学官乡曰庠聚曰序置孝经师一人然是时政由王氏徒拟周官无实际泰西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无论大小民无分男女地无论城乡有烟户三十家例设小学堂一国家更严不入塾之科条议罚之条列国通例以英德奥为最严设文学部之专官文学部犹我国国子监祭酒其权礼部虽以甚小之国启蒙之塾往往二三千所箸录之徒三四十万人公家之拨帑学徒之修脯力不能者免绅富之输将综而计之不下数十百万或数百千万而不稍惜此外瞽聋疯瘖孤子罪童无人不有学礼拜夜会无时不有学呜呼何其盛也又闻西人入塾期率六岁至八岁出塾期率十三至十六中数每人尚多学八年贫甚者计其半日在家以助父母而已例期既满教者遴其俊秀升于大书院国家需才此焉皆备其不愿任者亦仕其肄习专门择途自处夫以八年向学之人无论出而为兵农为工商以与一丁勿识数行未读者相遇孰智孰愚孰强孰弱盖斠然矣我不敢知曰今中国郡县非尽无书院也乡村非无私塾也然浏[览](揽)四千三百万方里内之书院有几四百万万人中之能肄业于书院者有几私家之力能延师并能得导之师者有几而穷陬僻澨蠢如鹿豕姓名不能书条教不能读者吾反见其如林如鲫也夫我黄种四千年来素以文物甲它族今核十岁以上识字之数百分中不足十分较诸欧美差六十至八十分读书写字算学勤敏之学仅竟不能比数岂昔文明而今愚犷邪导之无其人也孔子曰其有所誉必有所试远鉴殷周近览泰西已试之效者也乃者 京师内外推见隐微亦以推广学校为自强第一义视彼龈龈于海舰铁轨者何如矣然所议者国学也郡学也议乡学者何寥寥也夫郡国学为育才也而其原则在于乡学乡学盛而郡国学盛矣此之不讲坐使彼之所谓教堂得广设义塾施其异教于吾民吾民之无依者争昵就之习与性成将以龙荒易桑梓十诫为六经呜呼父母流水之归螟蛉类我之祝则不患弃材而尤患弃民...
14   〔六〕汉书平帝纪即位诏曰:"夫赦令者,将与天下更始,诚欲令百姓改行絜己,全其性命也。 往者,有司多举奏赦前事,累增罪过,诛陷亡辜,殆非重信慎刑洒心自新之意也。...
15 玉鉴斗斛之“斗”别作“”,此假借字,本汉书平帝纪及管子乘马篇,尚杂见于唐以前之孙子、五曹、张丘建诸算经,钧石之“石”,说文本作“柘”,玉鉴作“硕”,“硕”“石”古虽互通,然假“硕”为“石”,则仅见于毛诗甫田疏引汉书食货志,而算书罕见,又玉鉴田之“”,虽见李籍九章音义,为字书所无,此书并同,此三证也。...
16   丞相刺史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乗传【按汉书平帝纪如淳注律当乗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卬章其乗传参封之参三也有期会累封两端端各两封凡四封也乗置驰传五封也两端各二中央一也轺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也据此则前文所云奉玺书使者乘驰传当驾五封矣】到所部郡国各遣吏一人迎界上得载别驾自言受命移郡国与刺史从事尽界罢行载从者一人得从吏所察六条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取明经一科明律令一科能治剧一科各一人诏选谏大夫议郎博士诸侯王傅仆射郎中令取明经选廷尉正监平案章取明律令选能治剧长安三辅令取治剧皆试守小冠满岁为真以次迁奉引则大冠...
17 按:汉书平帝纪如淳注:「律,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 其乘传参封之。...
18 而汉书平帝纪曰:“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通鉴从汉书。 愚意以为元始元年平帝诏未完全施行,后实设六部丞而已,故东观诸书皆作“六部丞”。...
19 汉书平帝纪曰。 元始五年。 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国小史。 编方术本草。 及目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
20 "汉书平帝纪诏曰:"不以小疵妨大材。 "   〔三〕方言云:"凡相被饰亦曰奖。 ""衣饰"犹"被饰"也。 后汉书黄琼传云:"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