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杨公以一世文儒

杨公以一世文儒,尝预修元史,不此之监而乃放旷于礼法之外,甘酒嗜音,随俗沉浮,至以女履贮酒而饮,其有玷名教深矣。陶氏不为掩覆,顾反夸道而笔之于书册中,以为后人劝侈诲淫之具,不亦甚哉?至今,吴中见有鞋杯售而用之者,其杨公之罪案也欤! 杨伯谦《唐诗正音》,始音遗响,诸体咸备,其用心亦勤矣。邵庵虞公叙犹叹其知言之难。盖作诗虽难,而选诗尤难,非有过人之鉴裁者,不敢当此任也。夫自三百篇、楚骚之后,历汉、魏、晋,以至于唐,而诗体大备,和平清丽,有风雅之遗意。又历晚唐、五季、及宋,作者往往辞不胜理,而唐之音节于此焉变矣。元人虽变宋习,而又过于工巧,所谓气运使然,非偶尔也。其间虽有追尚古作,不随俗而迁变者,又在学者善择焉而已。 魏伯阳《参同契》有云:「牝牡四卦,以为橐龠。」俞氏注曰:「橐即鞴,龠其管也。丹法位乾坤于上下,列坎离于东西,而乾坤之阖辟,坎离之往来,俨如橐龠之状。」盖鞴囊,即铁匠鼓风之袋,龠即袋口过风之管,括苍刘氏所谓宵鼓之以犹鞹之鞴是也。今按晏氏,既以为「鞴囊又何物也」,不知橐与龠本一物,而以龠为三孔笛,则是又以为二物矣。不知其言。「继体复生龙」,明指震卦,而以复卦言之,亦不识何说也。又谓朱子无师授口诀,不能得其术,今观其感兴之诗,与夫「以三光陆沉温养子珠,阴在上阳下奔」之语,为要法,岂真有所不知者哉?晏则学儒不至,而流于技术,窥觇想象于形似彷佛之间,偶得一二,遂自以为是,岂亦果有教外别传,而得仙家之要诀乎?乃敢以是而短前世大儒,诚可谓不知量矣。「曲折戾九都」,朱、俞皆无注,陈注以为九都之府不知何所指也,其仙家之隐语乎? 「河鼓临星纪兮。」今按《尔雅》抑氏乞巧文,河鼓盖牵牛之异名。俞注以为其位在斗牛之间,不知的指何星也? 「腐露其形骸。」陈注言学他术者,往往致于死亡,腐臭其形骸,岂知金液还丹,并与父母肉身变化而飞腾者哉?盖谓丹成之后,血肉之躯亦能飞升变化,不特蜕骸之身为能然也。俞氏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今按陈、俞皆自谓得仙,而其言或相同异,何欤? 「故为乱辞。」朱、俞皆训为谬乱其辞。晏氏以为如《楚辞》「乱曰」之乱,盖述庐陵黄氏之说也。今观此后文法如骚体,当以晏说是为。其以空同道士邹诉为朱子寓名,则亦祖他说也。 浦阳吴立夫《论倭书》,盖其年十八时所作也。规模仿司马相如《谕蜀文》,其末所述谕其王之言,虽古之辩士莫能过也。其它《大游》、《观日》两赋,与夫《形释》、《泰誓论补》、《牛尾歌辞》等篇,皆雄深卓绝,真先秦先汉间作者。前辈柳待制、黄侍讲,以文雄一世,皆称赏之,自谓莫及,信哉!宋太史虽游黄、柳之门,而有得于吴居多,所著《龙门凝道记》、《罗山杂言》、《六经论》、《七儒解》、《诸子等辩》,文过《法言》、《中说》远甚,宜其名满天下,文传四夷,为一代之宗师也欤! 胡仲申《衡运》一篇,深有得于邵子元会运世之旨。其它文,如《井牧》、《慎习》、《尚贤》、《广谟》、《原道》、《乐道》、《斋记》等作,皆醇正通达,有关世教,庶几韩子《原道》、《原性》诸篇。其序郑氏心学图说,则引「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为主,辩释老而参与先儒之言,非心悟理融,洞见道妙者,不能及此。先父蔡庵先生尝谓,仲申持养纯熟,践履笃实,有伊洛诸儒气象,岂其有得于白云许氏之所传耶? 国初文明之盛,前代莫及。若宋公景濂、刘公伯温、苏公平仲、胡公仲申、王公子充、许公存仁、高公季迪,皆元末遗才,其学最称该慱,编摩著作直欲跨越董、马、班、杨,左思、范晔而下弗论也。惜其诗词颇染宋人气习,而不能纯乎盛唐之音,论者以为不古若也。诸公既没,作者辈出,求其精著述之妙,穷述作之工,无愧于西京盛唐者,犹未多见也。 永乐中,闽人林鸿,字子羽,为膳部郎中,以诗名。尝吟绝句数首,作《梦游仙记》,言梦入武帝瑶华洞中,与仙女赋诗倡和,女云其诗每为其父录入《露光集》中,如「一鸟铙天净,万潭花雨香」等句,尤见称赏。此事之妄,不必深究。但其中诗,如「赤栏马道挂云烟,梦入瑶华小洞天。尘念一萌仙境闭,桃花流水自年年」等句,诚为清新婉丽,一时诸家有所不及。近年,晏铎采国朝诸公之作,编为《鸣盛诗选》,而以鸿作弁诸首,其中去取虽或未悉,当亦可谓之知诗者矣。 近世郑露注《孙武子十三篇》,务推求本义,不杂以己意,故其言详,其事核,有功于兵家。太原刘寅作《六书直解》,证据经史,辩析舛谬,其论历代兵制,尤有的见,读之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可谓深于兵法者矣。盖河东风气刚劲,而锺于人者亦皆奇伟魁杰,故其见于言论如此。 刘侍讲《宋论》三卷,议论精确,文法严密,反复曲折,说尽事情,但其搜英宗之小失而不察其贤,哀光宗之卑屈而不责其懦。又谓南渡之后,相虽有鼎、浚,将虽有韩世忠、岳飞诸人,止可以保固江左,不可以恢复中原。呜呼!使高宗苟能誓雪仇耻,付托岳飞,专意进取而不惑于奸桧,则金虏不日遁矣,又况韩、刘、二吴皆良将乎?刘公言止可恃以支吾,而不能制吴乞买粘罕之死命,斯言恐未为得也。又云子朱子非集濂洛诸儒之大成,盖集同时湖、浙、江西之大成。今按邵庵虞氏,因论周、程、张子之学,继之曰先元晦论定诸君子之言而集其成。临川吴氏论道统,亦谓朱子集周、程之大成。由是观之,则此说亦考之不审矣。其论蜀党、洛党相攻,以为贤者自不相攻,意亦未尽。夫程氏、苏氏之学术、言行,其是非得失,见于诸子之论辩,详矣。后之君子欲求至当之归,以朱说为主,而考其果孰为是,果孰为非,孰为得,孰为失,可也。今乃惟知斥其不当分党相攻以较其曲直是非,而不显著抑扬取舍于其中,是使美玉碔玞混然无别,而于真儒俗儒之学,又孰知其所以然,而决其向背也哉?此外褒贬予夺,无大遗失。 尝见《宋史笔断》一书,其论尤为详悉。观者若能以史为案,以此为断,并取罗氏《遵尧录》、李氏《长编》等书参考而折衷之,则一代之治乱得失,亦可见其大略矣。 《长春真人语录》,或问入道之要,如何进修?答曰:「当务忠孝,以报君亲。」其末谓其弟子曰:「明日是先人忌日,可办供祀之具。」可见其平日孝亲之实。又言:「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立,而仙道成。」又谓学者不欺心,不背理,闲情念,葆神气,恶衣恶食,听其自然,庶合乎道。又曰其师弟授以日记一帙,令每日凡有举念、动心、出言、下笔、应接人事,皆书之。其不敢书者,即不敢为。既为之,即书之。所谓人心即天心,欺心即欺天,故以「天心」标其帙云。凡此数条,皆推老以附儒,虽先贤格言不过如此,但未知其果能践其言否,而不自欺也。《易》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非勇于自治者,其孰能之?昔金华许子有曰,省编一帙,凡昼之所为,夜必书之,及疾亟方始绝笔。今刘氏道家者流,宜其放纵于礼法之外,乃能严于检束如此,可谓暗合道妙矣。使其从事于吾儒之教,其所就岂可量哉! 胡推官《朱子大全》一序,余近读之,觉得其中铺叙不甚详备,脉理亦不通畅,如曰「圣贤之生岂偶然哉?关教化之盛衰,系吾道之否泰」。窃谓气化盛则圣贤之生必得位以行道,气化衰则圣贤虽生居下位而道不得行,所谓关气化之盛衰者,然也。而又曰「系吾道之否泰」,其意亦谓圣贤生则道泰,圣贤不生则道否,语意重复而非文字之体矣。既曰扶持名教,而又曰振立纲常,名教之与纲常亦有异乎?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