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41-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53至卷458-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疥风癣,可用雄黄散加芒硝少许,油调傅之。如面上有疮癣,不宜擦药,恐因而入眼则损目矣。      疮疖瘤肿   小儿赤瘤肿发之时,疼痛不止,《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主于心火,可用一咒法禁之。法者是心法,呪曰:   龙鬼流兮诸毒肿,痈疮脓血甚被痛;忘心称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手消。   右,一气念咒三遍,望日月灯火,取气一口,吹在疮肿丹瘤之上,右手在疮上虚收虚撮三次,左手不动。每一气念三遍,虚收虚撮三次,百无禁忌。如用之时,心正为是。此法得于袓母韩氏,相传一百余年,用之救人,百发百中。若不食荤酒之人,其法更灵。病疮肿者,大忌鸡猪鱼兔发热动风之物。此法不得轻侮,无药处可用之。     平治会萃 【元 朱震亨】      赤溜   赤溜宜用生地黄、木通、荆芥苦药带表之类,再用芭蕉油涂患处。   夫小儿心气郁而多疮疽,由胎食过而受毒,此至论也。小儿识见未萌,欲想未动,心气何郁?先哲谓乳下小儿,常多湿热,与胎食过而受毒;又有成胎之时,父母气血有寒热之偏,多致子之病。况形体未坚完,肓膜尚脆嫩,何为略而未论?向见一人连年痁病,新愈而生一男,生来三月,病热,右腋下阳明少阳之间生一疖,甫平,左腋下相对又生一疖,脓血淋漓,无复生意。医者王寿甫以四物汤、败毒散加参,以香附为佐,犀角为使,大料饮乳母两月而安。逾三月,忽腹胀生赤疹如霞片,取剪刀草汁调晚蚕沙,敷之随消。半月胀移入胞囊为肿,黄莹可畏;越两日囊裂开,两丸显露,出清水,以紫苏叶承面炭细末托之,旬余而合。夫以父之久病,其母宁无忧郁之火,与痁之余热毒致此,亦不可不知。     卫生宝鉴 【元 罗天益】      眉炼   小儿眉炼,在面曰眉炼,在耳曰辄耳,在足曰靴痒,此三者皆谬名也。《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乃心火热盛之致然也。可用(金非)针刺之而出血;一刺不愈,当再刺之,二刺则必愈矣。《内经》云:血实者宜决之。决者破其血也。眉炼者,不可用药敷之。其疮多痒则必爬,若药入眼则眼必损矣。     片玉心书 【明 万全】      丹毒   小儿赤游丹毒,虽有十种,皆由心火内盛,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热如火,痛不可言,赤如丹砂,故名丹毒。自腹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入腹者难治。疗此证者,其法必先用表药以解热毒,方可搽敷。若遽用药搽,使气无所泄,而入里伤人者多矣。   小儿丹毒,一岁以上者易治,未周岁者难治。   小儿十种丹瘤:一飞灶丹,二走灶丹,三鬼火丹,四天火丹,五天窜丹,六水丹,七葫芦丹,八野火丹,九烟火丹,十胡漏丹。许学士云:此十种丹毒,如三日不治,攻入肠胃,则不救也。宜逐一仔细辨认,依方为之,万不失一。   小儿十种丹毒,俱先服防风升麻汤以解其毒,次用蜞针法以去其毒血。如无蜞针,用砭针法。然后用救急法。   小儿丹毒,腹胀气喘,闷乱不乳,及惊搐者,皆不可治。   小儿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两眼泡红晕微起。面青黯色,夜则烦哭,或脸如胭脂,此因伏热在内,发之于外,初则满面状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休息无定次,至颈项赤如丹砂,名为惊丹,三解散治之。   西江月   小儿赤游丹毒,虽有十种原根。皆由心火热多深,上下游移不定。其色浑如丹石,故称丹毒之名。治法方册甚分明,全在医家体认。   小儿流丹最毒,十种发出不同。自上而下莫至胸,自下至肾可恸。半周之内休见,满周病此宜攻。蜞针的的有神功,内解外敷兼用。   内解归梢赤芍,羌活荆芥防风。升麻甘草地黄通,竹叶元参煎用。外用益元敷贴,更加寒水相同。三朝五日急相攻,惊搐灵丹如梦。   治丹用功次第,从头一一铺陈。解表下毒药先行,次用蜞针吮进。若是蜞针不便,须臾急用砭针。然后涂药救孩身,此法前人已定。   捷法先须解毒,或将利药疏通。初起涂敷莫胡攻,毒入于里遏壅。解毒无价散子,防风升麻汤同。利药灵应有神功,只在医人善用。   经验治丹妙法,而今说与后人。先将灵应涤病身,下后纔施涂润。田螺捣饼敷贴,或用水调灶心。又将南星大黄停,芒硝研匀水浸。   歌   烘热衣与儿,火丹遂成之。芒硝寒水石,青黛石膏奇。赤痣因何起?胎中受热多。原来无大害,不必请医和。      胎毒   胎毒者,精血中之火毒,即命门相火之毒。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也。观东垣有红瘤之论,丹溪胎毒之论,治法可见矣。古方有解毒之方,如黄连甘草法,又有育婴解毒延龄丹,皆良法也。余新立一方,用丹溪三补丸方,芩、连、蘗半生用半酒炒,甘草半生半炙,各等分为末,雪水丸麻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名曰生熟解毒丸。小儿日与服之,佳。   有胎毒所生者,如虫疥流丹,浸淫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黄胎惊之类。儿之初生,有病多属胎毒,如一腊之脐风、百晬之痰嗽难医,恰半岁而真搐者凶,未一周而流丹者死,是也。况初生之儿,肠胃薄小,血气未充,药石难进,荣卫微弱,筋脉未实,针灸难周,业幼科者,慎勿忽诸!   或问胎毒之说,余曰:先贤论之详矣。盖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胎之性也。欲者火也。故思虑之妄,火生于心;恚怒之发,火生于肝;悲哀之过,火起于肺;酒肉之餍,火起于脾;淫佚之纵,火起于肾。五欲之火,隐于母血之中,即是毒也。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此胎毒之原也。如谓儿在母腹,饥则食母之血,渴则饮母之血,及其破胎而出,口有余血,拭之不净,咽下腹中,是名胎毒。斯言也,一人倡之,百人和之,未有辩之者,此书之不可尽信也。胚胎资始,父精所生;身体资生,母血所养。是水珠露花,男女渐分,毫发筋骨,形象斯具,诞弥厥月,气足形全,乃破胎而生矣。初在母腹之时,如鸟之雏伏于卵壳之中,何所饮食耶?口之血,乃母临产,恶露渍入口中,未必是母腹中所(口衔)血也。既云咽下腹中,则入于大肠界,从大便出矣,安得留在命门待时而发耶?   丹瘤发搐,视其先后何如,先发丹后发搐者不治,此胎毒自外入里也。先发搐后发丹者,此名惊丹,可治,此胎毒自内而外也,宜用大连翘饮主之。   小儿诸疮,皆胎毒也。命门者,右肾也。虽云男子以藏精,女以系胞,父母命门之中原有伏火,胚胎之始,儿即受之,既生之后,其火必发为痈疽丹疹疥癣一切恶疮,名曰胎毒者是也。古人立法于儿初生之时,有拭口法,有黄连甘草朱蜜法,无非为解毒而设也。后人因之合上三法,取脐带合药,名曰育婴延龄解毒丹。   东垣之治红丝瘤,丹溪之治小便淋,皆有解毒之法,见《格致余论》,须博求之。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