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51-伤寒心法要诀-清-吴谦

  伤寒心法要诀 清 吴谦   卷一   伤寒一证,仲景论中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神明变化,可谓既详且尽矣。其治杂证也,则有《金匮要略》,分门别类,包举该括,无非示人以规矩准绳,欲其触类傍通,以应变于无穷也。但其辞旨古奥,义蕴幽深。条目繁多,未易领会,人多苦之。兹特撮其要旨,编为歌诀,俾学人便于熟读默记,融会贯通,然后再玩味全书,则易读易解,有会心之乐,而无望洋之叹矣。由此登堂入室,将见二千年来大法微言,昭如日月,不致尘封,庶几于斯道不无小补云尔。   卷一   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注】六经,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为病尽伤寒,谓六经为病,尽伤寒之变化也。气同,为天之六气,感人为病同也。病异,谓人受六气生病异也。岂期然,谓不能预先期其必然之寒热也。推其形脏原非一,谓推原其人形之浓薄,脏之虚实非一也。因从类化故多端,谓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明诸水火相胜义,谓水胜则火灭,火胜则水干也。化寒变热理何难,谓邪至其经,或从阴化为寒,或从阳变为热,即水火相胜从化之理,何难明也。漫言变化千般状二句,谓伤寒变化千般、总不外乎阴阳表里间也。   卷一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   中风伤卫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风,病即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桂枝功。   【注】中风,病名也。伤卫,谓风伤卫也。脉浮缓,谓中风脉也。头痛项强,恶寒恶风,发热汗自出,鼻鸣干呕,谓中风证也。桂枝功,谓桂枝汤功能治中风虚邪也。详太阳上篇。   卷一   太阳寒邪伤营脉证   伤寒伤营脉浮紧,头疼身痛恶寒风,无汗而喘已未热,呕逆麻黄汤发灵。   【注】伤寒,病名也。伤营,谓寒伤营也。脉浮紧,谓伤寒脉也。头疼身痛,恶寒恶风,无汗而喘,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呕逆,谓伤寒证也。麻黄汤发,谓伤寒实邪,当与麻黄汤发汗最灵也。详太阳中篇。   卷一   风寒营卫同病脉证   中风浮紧遍身痛,头疼发热恶寒风,千呕无汗兼烦躁;伤寒身重乍时轻,浮缓呕逆无汗喘,头疼发热恶寒风,烦躁而无少阴证,营卫同病大青龙。   【注】中风谓风伤卫之病也。头疼发热,恶风恶寒,干呕,中风之证也。浮紧,寒伤营之脉也。身疼痛,寒伤营之证也。今以中风之病而得伤寒之脉与证,更兼不汗出之表实、内热之烦躁也。伤寒,谓寒伤营之病也。   身重不痛,乍有轻时,风伤卫之证也。浮缓,风伤卫之脉也。呕逆无汗而喘,头疼发热,恶寒恶风,寒伤营之证也。是以伤寒之病而得中风之脉与证,更兼太阳无汗内热之烦躁也。   而无少阴证,谓无身重但欲寐之证也。营卫同病,谓风寒中伤营卫同病也。二证皆无汗实邪,故均以大青龙汤发之。详太阳下编。   卷一   误服三汤致变救逆   伤寒酒病桂勿与,呕吐不已血脓鲜,尺迟服麻致漏汗,恶风肢急小便难,微弱汗风青龙发,厥惕悸眩热仍然,身 振振欲擗地,桂加附子真武痊。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