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孟子,27.3438ms
0 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易》《诗》《书》《周礼》《礼记》兼《论语》《孟子》,中书撰大义式颁行,试义者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
1 《孟子-战国鲁-孟轲》 孟子   卷一 梁惠王上   卷二 梁惠王下   卷三 公孙丑上   卷四 公孙丑下   卷五 滕文公上...
2 」】今释孟子,乃曰「一人以为然,天下万世皆曰是不可易也,此之谓同然」,「是心之明,能于事情不爽失,使无过情无不及情之谓理」,非「如有物焉具于心」矣。...
3   元按孟子■〈介上心下〉作恝注云无愁貎姚寛西溪丛话云许氏说文用古文纂集成之引用■〈介上心下〉字恐为正也五音编海恝音苦计切心有事也与■〈介上心下〉字训异...
4 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 自昔仲尼既没,战国初兴,至化陵迟,异端并作,仪、衍肆其诡辩,杨、墨饰其淫辞。...
5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6   余氏辩曰古先哲王设为刑辟罪之大者必加诸戮然先王之心未尝不欲生之也至于杀之乃出于不得已耳茍惟常以生生之道存心而民自蹈刑辟虽死不怨杀者此理之常也是唐虞三代之君皆以生道杀民观诸典谟可见彼暴君污吏视杀人如刈菅然使用孟子以生之言借口则亦知所戒惧矣如曰孔子不忍言杀即康诰酒诰考之而文武周公皆忍也何为独责孟子...
7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8 若非已师,而称他有德者,则不以子冠氏上,直言某子,若“高子”、“孟子”之类是也。 云“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者,皇氏以为,凡学有三时:一,身中时。...
9 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 丘也幸。 苟有过。 人必知之。      不似今人强辩饰非。...
10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取,七住反。 ○巫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 司败揖而进之也。...
11 而《孟子》但用“悦”字,则二字通写已久。 “说”之见二十篇者,如《公冶长》篇“子说”、《雍也》篇“非不说子之道”、“子路不说”、《子罕》篇“能无说乎”、《子路》篇“近者说”、《阳货》篇“子路不说”、《尧曰》篇“公则说”,皇本俱作“悦”。...
12   此章与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理,却与“仁者其言也讱”不同。 辞之多寡静躁,系于存心; 著述之有无,则好名、务实之异。...
13   ○孟子   问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谓何曰孟子之学最严于义利之辨故于篇首发之不夺不厌是利而不利也不遗亲不后君是不利而无不利也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14   ○孟子【凡十九】   载理者气也害理者亦气也故孟子合之其功为大   右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简...
15   ○孟子   不日成之 诗传云不与之相期限日自来成之其解为有味朱子以为不终日不终日而成台得毋形容太过且既已成矣何必又戒以勿亟...
16   尚书以今文为断,经义本自了解,即云不见全经,二十九篇皆完书,无缺失也,而后人必自生葛藤,任意割裂,或离其篇次,或搀入伪文,使二十九篇亦无完肤,诚不可解,且其说不仅出于宋以后,并出于汉以前,今举尧典一篇言之,尧典本属完书,舜事即在尧典之中,故大学引作帝典,而汉传逸书十六篇,首列舜典之名,意必别有一篇,非尧典杂有舜典也,舜典不传,仅得其序云,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即尧典之明明扬侧陋,至帝曰予闻云云也,历试诸难,即我其试哉,至纳于大麓云云也,郑君亲见逸书者也,其注书序云,入麓伐木,尤即纳于大麓之明证,然证逸书所谓舜典,亦即分裂尧典之文,并非别有一篇,或即从明明扬侧陋分篇,亦未可知,伪孔古文从慎徽五典分篇,盖因马郑之本小变之耳,其后伪中又伪,增入十二字,复增入二十八字,释文王氏注相承云,梅颐上孔氏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此十二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阮孝绪亦云然,方兴本或此下更有哲文明,温恭允塞,元德升闻,乃命以位,此二十八字,异聊出之于王注无施也,夫尧典为二千年之古籍,开宗明义之第一篇,学者当如何宝爱信从,岂可分裂其篇,加增其字,且序事直至舜崩之年,则舜事已备载,不可再安蛇足,舜典既名曰典,必有大典礼,大政事,不可专说逊位,而逊位历试已见尧典,不可重复再见,乃自伪孔分裂于前,方兴加增于后,当时梁武帝为博士已议曰,孔序称伏生误合五篇,皆文相承接,所以致误,舜典首有曰若稽古,伏生虽昏耄,何容合之,遂不行用,隋初购求遗典,刘炫复以姚书上之,又撰哲文明十六字,与尧典钦明文思四句相配,伪中又伪,实自东汉古文逸书启之,此刘逢禄宋翔凤所以不信逸书也,赵岐未见逸书者也,其注孟子曰,孟子时尚书凡百二十篇,逸书有舜典之叙,亡失其文,孟子诸所言舜事,皆尧典当作舜典,及逸书所载,自有此说,又开舜典补亡一派,阎若璩谓舜往于田,只载见瞽瞍,与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等语,安知非舜典之文乎,又父母使舜完廪一段,文辞古崛,不类孟子本文,史记舜本纪亦载其事,其为舜典之文无疑,毛奇龄作舜典补亡,遂断自月正元日以下为舜典,采史记本纪之文,列于其前,又取魏高堂隆改朔议,引书粤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建皇,授政改朔,冠于篇首,以代二十八字,朱彝尊经义考所说略同,不知高堂所引,乃中侯考河命文,见太平御览皇天部引,史记本纪载使舜完廪一段,或即取之孟子,何以见其为舜典文,圣经既亡,岂末学所能臆补,如以为可臆补,则伪孔古文,固应颁之学官,唐白居易补汤征,亦可用以教士子矣,四库提要曰,司马迁书岂可以补经,即用迁书为补,亦何可前半迁书,后半忽接以古经,混合为一,其毛氏之失,深切著明,王柏书疑于舜让于德弗嗣下,补论语尧曰以下二十四字,敬敷五教在宽下,补孟子劳之来之以下二十二字,皋陶谟,益稷,武成,洪范,多方,立政,皆更易其文之次序,苏轼黄震皆移易洪范,苏轼又改康诰篇首四十八字于洛诰上,金履祥亦移易洪范,疑洛诰有缺文,武成伪书不在内,不知诸儒何仇于圣经,并二十九篇之完书,而必欲颠倒错乱,使无完肤也,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诸儒为此纷纷,是亦不可以已乎。...
17 虽以“四书”为名,所解不及《孟子》。 与朱子所称“四书”者异,故今列于《五经总义类》焉。      序...
18 《孟子》曰“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刘熙注云:“家耕百亩,彻取十亩以为赋也。 ”又云:“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9 巷伯孟子,诗书所称。 暨乎伊戾祸宋,寺貂乱齐,赵高亡秦,石显败汉,而刑人之祸不可说也。 桓灵之季,王甫、曹节、侯览等,渎乱国经,操断威福,废立擅权,高下在心,禁锢忠贤,诛夷陈、窦,宫闱流血,大盗蜂起,自古刑人之祸,未有若此极者也!...
20   孟子      孟子七篇秦汉以来无人识为圣贤之言皆以子书视之与老子庄子荀子列子子之书等耳独韩子一人能识是书称其醇而又醇及功不在禹下轲之死不得其传等语亦未尝表白之也虽宋儒犹有系于子法言之末者神宗以后程子始表章之以发其意朱子复为集注而大义㣲㫖始明焉...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