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西明寺初就诏,充上座,撰《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髙僧传》

西明寺初就诏,充上座,撰《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髙僧传》。卒,谥澄照。【髙僧传】 ○安吉县【明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甲辰,开设孝丰县,割安吉县之九郷,及长兴县之三乡隶之。见实録,今志作弘治二年者,误也。又正德元年十一月乙丑,改安吉县为安吉州,见实録,今志作二年者,误也。】 丹阳郡,故鄣,莽曰候望。【汉书注】 丹阳郡,故鄣,秦鄣郡所治。《吴兴记》曰中平二年分县南置安吉县。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故立县。中平二年,又分立原乡县。【续汉书注】 安吉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紧。【唐会要】 安吉紧,义寜二年沈法兴置。武徳四年,贼平,因之以县隶桃州。七年,省入长城。麟徳元年,复置,北三十里有邸阁池,北一十七里有石鼓堰,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顷,皆圣歴初县令钳耳知命置。有铜有锡。【新唐书】 【按桃州以山得名,今孝丰县西南五十里有桃花山,出桃花石。皎然诗:“桃州采得桃花石”。《史记》呉王濞传:呉有豫章郡铜山。韦注今故鄣,此有豫字,误也,当云章郡。章,鄣古字,通今。州东三十里有铜山。《括地志》云呉采鄣山之铜,即此。《舆地纪胜》云安吉有铜祠,古出铜处。又州东南二十二里有白杨山。《括地志》云上有两穴,古采锡处。】 安吉旧治在天目乡,今孝丰县址是也。唐开元中,县令孔志道移治于玉磬山东南无城。洪武丙申,总管张徳始城之。元帅费愚监其事。【安吉江志】 天目山【今属孝丰县,在县西南六十五里】 勾余山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山海经】 【按《尔雅》鮤,鱴刀。郭注:今之鮆鱼也,异鱼。《图赞》云鮆鱼,蝴蝶所化。列■〈梦,戈代夕〉长■〈髟上页下〉。今太湖有之,大者名刀鮆,小者亦可作鲊。张文规诗:食有呉兴鲊。蔡寛夫诗话云呉中作鲊,多就溪池中荷叶包为之。味比缾缶中者尤佳。白居易诗:“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尊。”】 近世道士唐子霞《谓圗经》:天目山,一名浮玉山,连亘四州。【杭宣徽湖】周回二千里,上有养生之药,蓍草元华,皆名著仙经。【咸淳临安志】 【按天目山,山之最大者也。山海经多记天下名山大川,是以及之。时但名浮玉,不名天目也。《太平寰宇记》记天目而不言浮玉,各志遂于天目山后另列一浮玉山,皆非也,当依唐子霞为是。】 天目山,以其上有两湖,似左右目,名天目也。【赵次公苏诗注】 天目山左髙于地七千五百丈,右髙于地七千丈,纵广三千里。【杂道书】 天目有二峰,东峰从临安入,西峰从孝丰入,有十二龙潭,六潭属孝丰,六潭属于潜。【天目山志】 天目之顶有龙居焉,中常出水,四方而下,南派由睦,西派由歙,皆入浙江。东派由余杭,北派由安吉,皆会太湖入吴江。【径山山门事状】 天目山神,形如白鹿,每歳五月与震泽龙会,多暴风雨。【六研斋笔记】 【按《山海经》南次二经:诸山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梌。李太仆不知何据云形如白鹿也。今天目山之神庙,在孝丰县金石乡。旧制歳以六月六日,有司致祭,后更春秋二仲月。】 昆山 玉磬山,髙五百尺,在县东北十五里。【太平寰宇记】 梁僧昙谛,吴兴人,居故鄣昆山。每夜闻有声,寻其发声之所,得玉磬,因以为名。【髙僧传】 横溪 【按旧志无横溪,《孝丰新志》云横溪在县西北,当即苕水。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