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此外有 周易王弼注

此外有《周易王弼注》一卷、《古文尚书孔氏传》(夏商二书)、《毛诗》四卷、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三卷、范宁《榖梁传集解》一卷、陆德明《周易释文》一卷、《庄子》三卷、《文选李善注》二卷、又无注者一卷、徐陵《玉台新咏》一卷,虽大半残缺,与宋以后刊本,大有异同。罗君拟尽用玻璃版精印,并加考订,已成其半,数百年来争重宋元刊本,今日得见六朝唐人写本书,又得读种种佚书,不可谓非艺林一大快事也。伯君寄来照片中,尚有《二十五等人图》、《新集文词》、《教林文词》、《九经钞》,均唐时浅人所为,燕陋殊甚。又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则房中家言,又有一卷乃唐初某僧行赁,此二书罗君拟不印行,而益以所藏《春秋后语》、《秦语》残卷、《太公家教》一卷,并移书伯君属照《陈子昂集》、《唐历日》,及唐刊《切韵》、《唐韵》等,汇成全书。盖敦煌所出四部书之精华,略尽于是矣。汲冢所出之书,计《纪年》十三篇、《易经》二篇、《易系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国语》三篇、《名》三篇、《师春》一篇、《琐语》十一篇、《梁邱藏》一篇、檄书二篇、生封二篇、大历二篇、《穆天子传》五篇、图诗一篇、杂诗十九篇,凡七十五篇。七篇简尽折坏,不识名篇。今其存者,不及十分之一。《师春》一篇,宋时尚存。《纪年》今尚有全帙,然皆后人假托,非汲冢原本。其真汲冢之书,存者惟《穆天子传》耳。今敦煌所出之书,其时代虽近,然晋太康距周末仅五百年,今日距离唐末已千年,而分量之多,抑且过之。今得罗君一一考订印行之,不至于汲冢之书,藏之中秘,旋为灰烬,其有功于艺林大矣。 简牍出土之事简牍出土之事,古代亦屡有之。其最古而又最富者,为晋太康中之汲冢书,存今者仅有《竹书纪年》及《穆天子传》二种。而《纪年》一书已非原本,《穆天子传》虽未有窜乱之事,然其中古字不似周代古文,而反似魏晋三体石经中古文及《伪古文尚书》,则其书之果为汲冢原书否,与当时荀勗、束晢等果能真识古文,及能正确写定否,尚一疑问也。与汲冢书同时出土者,当有汉明帝显节陵中册文,则不过一简。又南齐时襄阳人发楚王冢,得《考工记》十余简。惟宋政和中,关右人发地,得竹木简一甕,往往散乱,惟讨羌符文字尚完,后其简入梁师成家。《三朝北盟会编》载靖康中金人所索宋内府重器,有木简一项,则当时所得者,后为金人辇之而北矣。以数次出土者,较之斯坦因氏所得,除汲冢外,其余皆琐屑不足道数。即以汲冢书论,则《穆天子传》、《纪年》二书,皆周初或古代事,自不能尽信。斯氏所得,则皆汉晋人之簿书公牍,纪当时事者,较之史书之成于后人手者,尤为可贵。又古代未有摄影之术,印刷之法,流传之道,惟赖释文。而魏晋之交,古文绝学,以隶定古,盖难尽信,故原本既亡,其书即熄。今则简牍西去,印本东来,其可读可释,可久可传,殆无异于原物。此今日艺术之进步,而为古人所不可遇者也。 木简之长者为尺牍木简之长者,得汉建初尺一尺五寸许,其余大抵长一尺,即所谓尺牍是也。其形制之异者,有觚有簿。觚有作三稜形,以一面广者为底,而以二狭面向上,自其端望之,则成一钝角二等边三角形。罗叔言参事据古代盛酒之觚及宫室之觚稜,证觚之确为三面,以正颜师古觚为六面或八面之说,其论笃矣。簿则短而广,前绌后直,与笏形相似,余据《汉书·武五子传》、《蜀志·秦宓传》及杜预《左传注》,证此种簿,非徒用以记事,且以代手板之用,与周人用笏以书思对命同意。皆足以补正余前作《简牍检署考》之不足者也。 简中书体简中书体,有小篆(仅二简),有隶书,有草隶,有章草,而天汉三小一简,隶书极草率,笔势方折,竟似正书。草隶向惟于汉陶器墓砖中略见一二,简中此体极多。章草则于王莽时简中已见之,而草隶与章草,亦无甚界限,亦犹章草之于后世之草书也。汉人墨迹,自六朝之末至于唐宋久已无存,《淳化阁帖》所刻张芝等书,实为几经传摹之本。吾侪生千载后,反得见汉人手迹,不可谓非奇遇也。 过所余于日本大津三井圆满院中,见唐时通关券二纸,一越州都督府给日本僧圆珍过潼关者,一尚书省司门所给过蒲关者。觉时匆促,未及录其文。此即《唐六典》“司门郎中”条所谓“过所”也。过所二字,见郑康成《周礼注》,则汉时已有此语,然当时通谓之传。汉传或用木,或用帛,其用帛者则谓之繻,见《汉书·终军传》,其用木者则谓之棨,见《说文》。今英伦帝室博物馆中,尚有木传,此十余年前印度政府所派遣之斯坦因博士,得之于阗(今和阗)古护国寺故址者也。斯氏《于阗游记》中所印一种木简,余以汉建初尺量之,长得六寸,广不及一寸,上有汉文颇漫"不可辨。然斯氏书中,述他简之文,皆载许某人过某地之事,其地名乃龟兹、鄯善、疏勒之类,盖即魏晋之木传也。其长得六寸,与汉竹使符同。符、传同类之物,则此为汉晋之传无疑。《说文》“专,六寸簿也。”意专、传二字,古或通用欤。圆满院中尚有唐人手书诗翰数十纸,皆五七言近体,略谐平仄,然无一语通者,盖当时海舶贾人所为也。 罗布淖尔北所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书稿跋斯坦因博士发掘罗布绰尔北废城后,日本西本愿寺法主大谷伯爵所派遣之橘瑞超氏继至其地,复行发掘,得西域前凉长史李柏书稿三通,表文一通,惟二书稿独完,中不可识者数字而已。其一云: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恒不去心,今奉台使来西,月二日到此(旁注海头二字),未知王消息,想国中平安。王使迥复罗,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想是到也。今遣使符太往通消息,书不悉意。李柏顿首顿首。其二云: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阔久不相闻,"怀思想,不知亲想念""见忘也。诏家遣"来,慰劳诸国,月二日来到海头,不知王问邑。邑天热,想王国大小平安。王使"遂俱共发,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未知到未。今"使符太往通消息,书不尽意。李柏顿首顿首。其三曰:五月七日,西域关内侯李柏共五十四字,以下无字。此三书具书之人名月日,一一相同,又二书中所言之事,与所遣之使者亦同,当为同一书之草稿。又有表文三行,第一行存“尚书”二字,第二行存“臣柏言焉耆王龙”七字,第三行存“月十五日”,共五字,则李柏上张骏之表也。日本羽田亨学士考此诸纸,缘以为李柏上焉耆王之书,然二书稿之致焉耆王,殆无可疑,表文则非是。又以二书为东晋咸和三四年间所作,然实当在永和以后。盖今日考前凉史事,则崔鸿《十六国春秋》原本已佚,可据者惟有《晋》、《魏》二书,而《晋》、《魏》二书《张骏传》非编年之书,其叙述不必以史事之先后为次。惟司马温公撰《通鉴》时,尚及见崔鸿原书,则事实虽当据《晋》、《魏》二书,而年代自不能不依《通鉴》。若伪本《十六国春秋》,但可供参考而已。案:《晋书》所纪张骏、李柏及西域事,则《骏传》云:“西域长史李柏请击叛将赵贞,为贞所败。议者以柏造谋致败,请诛之。骏曰:‘吾每以汉世宗之杀王恢,不如秦穆之赦孟明。’竟以减死论。”又云:“初,戊已校尉赵贞不附于骏,至是,骏击擒之,以其地为高昌郡。”此二事《晋书》皆不记其年月,伪本《十六国春秋》则以李柏击赵贞事系于咸和五年,张骏平赵贞事系于咸康元年。《通鉴》不记此二事,惟于咸康元年(骏之建兴二十三年)纪骏遣杨宣伐龟兹、鄯善一事,永和元年(骏之建兴三十三年)纪杨宣伐焉耆事及骏分别凉、河、沙三州与自称凉王事。今细观橘氏所得李柏之一表二书,实皆张骏称王以后之事,则其时当在永和以后,而不在咸和以前,盖可决也。何以证之?柏表中称“臣柏”,又称“尚书”,以汉表例之,其上当署某年某月某日,西域长史关内侯臣柏顿首死罪上尚书,而断纸失之。明为张骏称王后事。书稿之中,一云台使,一云诏家见遣使来,台与诏家皆晋时指斥天子之语。是时晋室僻居江左,信使不通,骏于石勒石虎虽偶称臣,然未尝真以上国视之,则所谓台与诏家,实谓张骏,而骏未称凉王以前,亦不能有此称也。是时骏虽称凉王,实僭天子制度,故李柏表文称上尚书,其对外国,则称之曰台,曰诏家,亦不足怪也。杨宣之伐焉耆,在永和元年,此二书稿必致于焉耆既服之后,事甚明白。其在永和元年以后,而不在咸和以前,亦甚明白矣。以此数纸观之,李柏盖两为西凉长史,其始于击赵贞而败,虽以减死论,自当去官。后骏击擒赵贞,征服龟兹、鄯善、焉耆诸国,柏当有功,故复镇西域。关内侯之封,或亦由是得也。称天子所居为台,盖始于晋。《晋书·惠帝纪》:“永兴元年,帝幸长安,惟仆射荀藩、司隶刘敦、太常郑球、河南尹周馥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