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阅《旧五代史》。朱梁之恶极矣,而篡代以后,凶暴颇戢,爱礼文士,容纳谏臣,亦有一二可纪。(如任李琪兄弟及容崔沂之类。)又其时蒙面丧心如张文蔚等皆终身富贵,唐之世族如李、卢、崔、郑、萧、刘、杜、薛之流,科第仕宦,往往如故。友贞尤好儒士。(见李愚、窦梦徵等传。)当日士夫沿唐季浮薄之习,止知诗赋,不识伦常,社稷为轻,科名为重,但保门第,遑恤国家。故虽剧盗之朝,俨然奉为正朔所在,中原礼乐,自谢承千。其视李晋任父子凭阻河东,崎岖百战,经营西北,参杂华夷,外倚契丹,内恃部族,虽名为兴复唐室,而时人不知忠义,反以蕃人外之。迨庄宗灭梁,诸人久据华要,相率归顺。庄宗既以为中朝旧族,练习掌故,欲资其用,于是党护气类,阴右朱氏。既有张全义力阻发朱温之冢;并其用事之臣,自敬翔、李振、赵岩、张汉杰等数人外,一切录用,而发唐陵之温韬,改昭宗谧之苏楷,皆居位如故。至明宗时,始议改哀帝之谧,欲尊为景宗,而廷臣复谓少帝行事不合称宗,遂止改谧昭宣,盖皆阴主梁以外唐也。宋初修史者薛居正李防李穆之徒,皆历事二朝,受唐六臣之衣钵,耳目相习,不辨邪正,公然以梁为正统,于《太祖纪》务求详瞻,推崇备至,(今本梁太祖纪永乐大典已阙,据册府元龟所引薛史,并掇五代会要、太平御览诸书为之,附注仍得七卷。)《末帝纪论》系以美辞,而于《唐武皇纪论》多致不满,令人读之张目。昔人谓唐修《晋书》出许敬宗等人奴之手,宜其芜杂,薛文惠等亦奴才也。至于作《五代会要》者为王溥,撰《册府元龟》者为王钦若,皆不足道之人,宜其奉阳山如唐虞,视巢蔡如汤武矣。然当日人心之不伪梁者,实藉文士之力。吾尝谓北齐高氏之得并魏、周,其书亦列为一代之史,由于文林馆中李德林诸人,朱梁亦然。 光绪戊子(一八八八)十一月十四日◎五代史记注(清彭元瑞)阅彭文勤《五代史记注》。此书因竹姹朱氏之恬,庆恸暨刘金门侍郎踵而为之,历访通人,采取极博,大略仿裴世期《三国志注》,杂陈众说,而不能如裴氏之折衷,颇病复舀,故盅初不满其书也。 光绪癸未(一八八三)四月初八日◎宋史(元脱脱)阅《宋史》、《文苑传》、《隐逸传》、《世家传》、《周三臣传》。《文苑传》太寥落,又置郭忠恕于苏舜钦诸人后,殊失次序。《文同传》载死后见形崔公度吐舌三叠之事,亦太怪妄,蹈《晋书》、《南史》之疵。 夜烧红烛看《宋史》、《李彀传》。李壳于周世宗时已以宰相致仕,恭帝即位告归洛邑,宋太祖建隆元年即卒,未尝受宋一官,于宋无一事可纪。其生平功绩卓卓,为周名臣,自宜入《五代史》,必不可入《宋史》者。乃薛欧两史俱不为立传,此亦限断之失。《宋史》盖以补五代之缺,与《周三臣传》一例者也。 同治壬戌(一八六二)十一月初二日夜阅《宋史》,至四更方睡。计是日阅《理宗本纪》五卷、《度宗本纪》一卷、《瀛国公纪附》、《二王》一卷、《后妃列传》二卷、《宗室传》三卷、《忠义传》七卷、《文苑传》二卷,共得二十六卷。天寒晷短,又馆课去其十之三,宾客应酬去其十之四,重以病后目力不给,看书都灿灿涉猎,不加研究。然所见错缪漏略重沓失当之处,已指不胜屈。盖诸史莫劣于宋;而南监本《二十一史》,又于《宋史》校刊最劣,误文夺字,连篇接简,因随笔稍为改正之,十不及一也。《宋史》、《元史》皆乙部自合以下,而《宋史》事实浩繁,尤难修订。前贤如汤义仍万季野徐健庵邵南江陈和叔诸先生,累有志改作而卒不能成。钱竹汀氏《廿二史考异》中所纠正者,亦仅其梗略耳。(书眉记:南监之刻史书在嘉靖七年,其重刊者惟《史记》、《两汉》、《辽史》、《金史》共五部,余俱即监中宋元旧版修补:而《宋史》乃取广东布政使所刻板校补,故尤讹劣)。 十一月十七日阅《宋史》。《刘沆传》云,沆既疾言事官,因言自庆历后台谏官用事,朝廷命令之出,事无当否悉论之,必胜而后已,专务抉人阴私莫辨之事,以中伤士大夫,执政畏其言,进擢尤速。沆遂举行御史迁次之格,满二岁者与知州。《张洞传》云,洞谓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此何为者?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致书欧阳修极论之。余尝谓优容谏官,固朝廷之美事,而谏官之横,必起于柔弱之世,因恃上之容我,遂渐相胁制,党同媚异,力自要结,而朋党之祸兴,国家之乱成矣。唐之谏官,横于穆宗时;宋之谏官,横于仁宗时;南唐谏官,横于元宗时;明之谏官,横于神宗时;皆柔弱之主也。宋世言路,本多君子,而意气过激,私心生焉。由是真伪杂糅,邪党乘之。明代正人已不及宋,然其始起,亦尚持公道。即唐与南唐,慢不胜邪,其一二矫矫音,始亦未尝不为正论所归。迨至党《辨疑志-唐-陆长源》陆长源《辨疑志》辑佚一、萧颖士(以下十条见于《太平广记》)唐天宝初,萧颖士因游灵昌。远至胙县南二十里。有胡店,店上有人多姓胡。颖士发县日晚,县寮饮饯移时,薄暮方行。至县南三五里,便即昏黑。有一妇人年二十四五,着红衫绿裙,骑驴,驴上有衣服。向颖士言:“儿家直南二十里。今归遇夜,独行怕惧,愿随郎君鞍马同行。”颖士问女何姓,曰:“姓胡。”颖士常见世间说有野狐,或作男子,或作女人,于黄昏之际媚人。颖士疑此女即是野狐,遂唾叱之曰:“死野狐,敢媚萧颖士。”遂鞭马南驰,奔至主人店,歇息解衣。良久,所见妇人,从门牵驴入来。其店叟曰:“何为冲夜?”曰:“冲夜犹可,适被一害风措大,呼儿作野狐,合被唾杀。”其妇人乃店叟之女也。颖士惭恧而已。[《太平广记》卷二四二〈萧颖士〉引]二、李恒陈留男子李恒家事巫祝,邑中之人,往往吉凶为验。陈留县尉陈增妻张氏,召李恒。恒索于大盆中置水,以白纸一张,沉于水中,使增妻视之。增妻正见纸上有一妇人,被鬼把头髻拽,又一鬼,后把棒驱之。增妻惶惧涕泗,取钱十千,并沿身衣服与恒,令作法禳之。增至,其妻具其事告增。增明召恒,还以大盆盛水,沉一张纸,使恒观之。正见纸上有十鬼拽头,把棒驱之,题名云,此李恒也。惭惶走,遂却还昨得钱十千及衣服物。便潜窜出境。众异而问,增曰:“但以白矾画纸上,沉水中,与水同色而白矾干。验之亦然。[《太平广记》卷二八八〈李恒〉引]三、姜抚先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