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青童曰:我今乃離三惡道家,願得出離諸有家也

青童曰:我今乃離三惡道家,願得出離諸有家也。不審何者名為正教? 天尊曰:若有經文具十二印、應三洞者,是名正經。自此之外,皆名邪法,不可受持。當自請師,審之分別。 青童君曰:云何名戒? 天尊曰:戒有二種,一者有得,二者無得。有得戒者,三戒、五戒、八戒、九戒、十戒、二十七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止惡防罪,未達方便,名有得戒。止離三塗及人中苦,未入道分。若戒諸法,畢竟空寂,是名正戒。無持無犯,開正觀門,為道根本。 青童君曰:云何名為隱處山林? 天尊曰:是亦二種。,下士小心,常畏諸塵之所染汙故,入巖阜林藪之間,避諸穢惡,靜然端拱,修清浄行。上士在世,不畏塵勞,雖居世間,無所染汙,猶如珠玉體性明浄,處智慧世,依無相野,是名善解山栖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名為念道之相? 天尊曰:夫念道者,通能制滅一切惡相,猶金剛力無所不斷,猶如猛火無所不燒。念有二種:一念生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人中天上,三界特尊;是我歸依覆護之處。二念法身,猶如虛空圓滿清浄,即是真道,亦名道身,亦名道性;常以正念不間餘心,是名念道。 青童君曰:請事要言,云何復名念經之相? 天尊曰:經有三種,大乘小乘及以中乘。係心受持,常生信慕,存想不移,審知是法,是出要道,無他雜念,是名念經。若知諸法本無文字,正觀實相,達其旨趣,亦名念經,是名善解念經之相。 青童君曰:云何念師? 天尊曰:師者,父也。我若無師,不能得道。是故應當遠近隨逐,心眼觀想,常在目前,不替須臾,無他離此,是名念師。又當正念一切得道大聖眾真,通是師寶,皆能訓我,是良福田,係念歸依,心心相續,邪念不趣,是名念師。 青童君曰:始蒙開明,諸疑永斷,來生男女,無復迷惑。禮拜畢已,依位而座。 元始天尊抗手告眾:汝等當知,我之真身清浄無礙,猶如虛空,不生不滅,常住善寂大智慧源。雖復窈冥,其精甚信。無量劫來證此真體,安恒不動,超絕無倫,非聖所知,非凡所解。為眾生故,現應受身,遊入五道,稱緣開度,隨宜方便,皆使悟入,應物根性,權示色像,故名應身。而此應身,亦無生滅,無有去來,常住不變;為利一切,隱顯不同,發起精進,令無退轉。諸所應作,皆已畢訖,所未應行,道君自了。汝諸大眾真,宜共奉承,勿於我所生分別念。作是語已,冉冉升空,大眾極目不復能覩。是時,眾真哽咽號慕,如失父母,仰空作禮。轉拜道君,而說偈曰:無上浄妙真智身,真實無相莫能覩,但現應體還本源,是故各懷大憂苦。 仰賴太上無極尊,猶如失母依慈父。 眾生沒在憂火中,惟願時霔甘露雨,斷絕倒想戀著心,消除諸見滅邪趣。 太上道君告四座曰:汝等當知,一切諸法皆空寂相,生死道場性無差別,不應妄生去來之想。若始發意,當識無常,各求自度,離生死苦。天尊遺教,戒勸分明,努力勤修,早求解脫。勿懷憂惱,虛喪善功。說是語已,即與侍從還返玉京。諸餘神仙、十方來者,各禮道君,一時而退。 元始洞真决疑經竟《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經名: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撰人不詳,約出於唐初。係隋唐孝道派經書。現存兩種文本:一、《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二、《洞玄靈寶八仙王教誡經》,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今以前件為底本,徒件為參校本。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道言:左右中真結形之始,分於元始無上大道應化之氣,孕靈瓊胎,九萬大劫,幽閑寥寂。九萬劫後,法當應世,結形理氣,出於瓊胎。出胎之時,九天雷震,九地開裂。舉步之初,登天寶華,身出金光,猶如初日。二晨挾照,晶彩朗耀,眸有斗心,星前日象#1。緑髮駢齒,紫氣連霄。所在之處,七素之雲,晨夕蔭蓋,隱龍負蓮#2以為牀座。天燈天燭,照明雲路,天樂天梵,萬音齊鼓。龍鳳撫節,謠歌太平。邕邕和雅,非可名目#3。甘泉甘井,飲之愈疾,形如金玉,無有衰老。無為和化,經九萬劫。 爾時 ,三真化作嬰童,託附真母,已#4漸長大,隨世成立。無上大道元始天尊,授此三真號曰至孝真王。治化中國,傍攝四夷,有生之類,咸來受事,教其慈孝,敬天順地,守一寶形,憐憫萬物。三千三#5百年後,又更改新,所謂淘汰滓穢,水火冶鍊。是時三真孝王,一治日中,二治月中,三治斗中。上持三晨,晶曜幽夜,玄治三氣,冥適空有。應變焂忽,不待呼召,如形出影。不由憶想。雖處上界,道適下土。無上無下,無邊無際。隨方設教,拔#6諸異類。與其同好,心無疑悮。孝心高遠,神力無比,迴天轉地,制御陰陽。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