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此三人皆居南方,亦讀墨書,而其譎怪尤倍於墨子

此三人皆居南方,亦讀墨書,而其譎怪尤倍於墨子。又且其說皆不同,故自名以別墨,言墨之別派也。不忤,不異也。奇偶本異而曰不相件,此強辯之事也。以觭偶不仵之辭相為問答,故曰相應。巨子者,猶言上足弟子也,禪家謂法嗣是也。傳其學者,既多取其得法之大者以為聖人而主之,尸,主也。冀得為其後世,言其巨子又傳之弟子以為之後也。後世猶曰子孫也。不次,不斷也,言其傳流至今猶在也。推原其始,則墨翟之意亦是美意,但所行太過當,故曰意則是而行則非。相進者,相尚也,言傳墨子之道者相尚為自苦之事,欲以此治天下,未見其治,必先能召亂也,故曰亂之上也。雖然墨子之好出於其心之真,今世亦無此人矣。求之不得者,言更無復有斯人也。不舍,不止也。雖極其枯槁而為之不止,亦可謂豪傑之士矣。才士者,豪傑之稱也。孟子闢楊墨,此書亦以楊墨兼言者屢矣。今以道術分論數家而不及楊氏者,意以其學不足比數也。 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眾,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宋鈃尹文聞其風而悅之,作為華山之冠以自表,接萬物以別宥為始、語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驩,以調梅內,請欲置之以為主。見侮不辱,救民之鬥禁攻寢兵,救世之戰。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見猒而強見也。 不累於俗,去世俗之累也。不飾於物,不以外物自奉也。不忮於眾,不咈人情也。以人人得其生為願,視人猶我,皆願其足以自養而已,以此為心而暴白於天下,此末鈃尹文之學也。華山,冠名也,別宥即在宥也。隨分而自處為別,寬閑而自安為宥。始,本也。接萬物以此意,接,引人也。心之容,心之體段也。講明其心以語人,而名之曰心之行,行者,心之用也。今釋氏所謂大用現前是也。以和聏之意而合人之歡,陝此調一四海,欲尊置宋鈃尹文二人以為其教主。謂民好鬥也,為受侮不辱之說以救之;謂時世好戰爭也,為禁攻寢兵之說以救之。上以說其君,下以教世人,雖天下之人皆不聽之,而彼自強聒不合,言誇說不已也。上下皆見猒而強以此自見,必嘗時有此診語,故以此一句結之,而曰故曰也。 雖然,其為人太多,其自為太少。曰:請欲固置五升之飯足矣。先生恐不得飽,弟子雖飢,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圖傲乎救世之士哉。 其為人之意太多,其所為太自苦。其為說曰,每日但得五升之飯,師與弟子共之,先生以此五升猶且不飽,弟子安得不飢,言其師弟皆息飢以立教。而謂我不忘天下,日夜不止,蓋曰我之自苦如此,豈為久活之道哉。但以此矯夫托名救世而自利之人,故曰圖傲乎救世之士哉。圖,謀也。傲,矯之也。亦猶豫讓曰:吾之為此極難,所以愧天下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便是此意。李翰林有獨酌寄韋六詩曰,念君風塵遊,傲爾令自哂,便是此傲字。 曰:君子不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為無益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寢兵為外,以情欲寡淺為內,其小大精粗,其行適至是而止。 其說又曰不為苛察,苛察則非別宥矣,言不當有爾我之辯也。不以身假物者,事事皆自為而不假借於人以自助,若於天下有損而無益,雖明知其可為亦不如己之,故曰明之不如己也。其學之大意,則欲人於外無攻戰之爭,於內無情欲之汩。寡淺,减削情欲也。其學之大小精粗雖不同,而其所行之大意僅如是而已。適,僅也。 公而不黨,易而無私,决然無主,趣物而不兩,不顧於慮,不謀於知,於物無擇,與之俱往,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彭蒙、田駢、慎到聞其風而悅之,齊萬物以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皆#7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徧,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是故慎到棄智去己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為道理,曰知不知,將薄知而後鄰,傷之者也。謑音奚曇曰慀髁戶寡反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縱脫無行而非天下之大聖。推直追反拍普百反輐五管反斷丁管反,與物宛轉,舍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智慮,不知前後,魏魚威反然而已矣。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音遂,全而無非,動靜無過,未嘗有罪,是何故。夫無知之物,無建己之患,無用智之累,動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夫塊不失道,豪傑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田駢亦然,學於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師曰:古之道人,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風窢況逼反又火麥反然,惡可而言。常反人,不聚#8觀,而不兔於魭五官反斷,其所謂。道非道,而所言之題不免於非。彭蒙、田駢、慎到不知道。雖然,槩乎皆嘗有聞者也。 不黨,亦無私也。易,坦夷也。决,去私意而無所偏主。趣物者,言萬物之理趣也。不兩者,一也。不顧於慮,不謀於智,無計度也。於物無擇,無所决擇,眼界平也。與之俱往,順自然而行也。彭蒙田駢慎到,皆齊之隱士,其說以為天地亦萬物之一者,謂之一#9則皆齊同,而其為首者,則無為之道也。天能覆不能載,地能載不能覆,言有所偏也。大道,道家之學者也。但知包容為一而無所分辯,此在當時有一種辯說之學,自有此語。皆有所可,有所不可者,言各有一偏也。若就萬物之中而選擇之,則决不能周徧,以此為教,則不能盡其極,若歸之道,則無餘論矣。故曰道則無遺者矣。選擇則有可不可也,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無為也。泠汰,脫酒也。泠然而疏汰於物,無拘礙也。以為道理者,以物物無礙為至理也。其說曰若以知與不知為分,則將迫於知而近於自傷矣。薄,迫。鄰,近也。謑髁,不正不定之貌。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