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南史》:解叔謙,雁門人

《南史》:解叔謙,雁門人。母有疾,夜於庭中稽顙祈告,聞空中云:得丁公藤治即差。訪醫及本草皆無。至宜都山中,見一翁伐木,云是丁公藤,療風。乃拜泣求得之及漬酒法。受畢,失翁所在。母疾遂愈。 杉木微溫,無毒。主療漆瘡。 《圖經》曰:杉木,舊不載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木類松而勁直,葉附枝生,若刺針。《爾雅》云:柀煔。郭璞注云:煔似松,生江南。可以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也。又人家常用作桶板,甚耐水。醫師取其節煮汁,浸捋腳氣,殊效。 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二年二月得腳氣,夜半痞絕,脅有塊,大如石,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號哭。榮陽鄭洵美傳杉木湯,服半食頃大下,三下氣通塊散。取前件杉木節一大升,橘葉切一大升,此地無葉,可以皮代之,大腹檳榔七枚,合子碎之,童子小便三大升,共煮取一大升半,分兩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後服。已前三死,真死矣。會有教者,皆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類余病,故傳焉。又杉菌,出宜州,生積年杉木上,若菌狀。云:味苦,性微溫。主心脾氣疼及暴心痛。採無時。 陶隱居云:削作柿煮,以洗漆瘡。無不即差。又有鼠查,生去地高尺餘許,煮以洗漆多差。又有漆姑,葉細細,多生石邊。亦療漆瘡。其雞子及蟹,并是舊方。 《唐本》注云:杉材木,水煮汁,浸捋腳氣腫滿。服之療心腹脹痛,去惡氣。其鼠查、漆婦#5有別功,列出下品。 禹錫云:按《日華子》云:味辛。治風毒,賁豚,霍亂,止氣。并煎湯服并淋洗,須是油杉及臭者良。 《衍義》曰:杉榦端直,如松不凋,但葉闊成枝。廬山有萬於杉寺,此杉也。作屑煮汁,浸洗腳氣腫滿。 接骨木味苦、甘,平,無毒。主折傷,續筋骨,除風癢,齲齒,可作浴湯。一名蒴藋。 《唐本》注云:葉如陸英,花亦相似。但作樹高一二丈許,木輕虛無心。斫枝插便生,人家亦種之。一名木蒴藋。所在皆有之。唐本先附。 禹錫云:按陳藏器云:接骨木,有小毒。根皮主痰飲,下水腫及痰瘧。煮服之,當利下及吐,不可多服。葉主瘧。小兒服三葉,大人服七葉,并生搗絞汁服,得吐為度。《本經》云:無毒,誤也。 《產書》云:治產後心悶,手腳煩熱,氣力欲絕,血運連心頭硬,及寒熱不禁。接骨木破之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溫兩服。或小便數,惡血不止,服之即差。此木煮之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人方。 木鱉子味甘,溫,無毒。主折傷,消結腫惡瘡,生肌,止腰痛,除粉刺□,婦人乳癰,肛門腫痛。藤生,葉有五花,狀如薯蕷,葉青色面光,花黃。 其子似枯樓而極大,生青,熟紅,肉上有刺。其核似鱉,故以為名。出朗州及南中。七八月採之。 《圖經》曰:木鱉子,出朗州及南中,今湖、嶺諸州及杭、越、全、岳州亦有之。春生苗,作蔓,葉有五花,狀#6如山芋,青色面光。四月生黃花,六月結實,似栝樓而極大,生青,熟紅,肉上有刺。其核似鱉,故以為名。每一實,其核三四十枚,八月、九月採。嶺南人取嫩實及苗葉作茹蒸食之。 禹錫云:按《日華子》云:醋摩消腫毒。 《孫用和方》:治痔,以木鱉子三枚,去皮杵碎,砂盆內研如泥,以百沸湯一大碗,以上入盆器內,坐上薰之至通,手即洗,一日不過二三次。 《衍義》曰:木鱉子,蔓生,歲一枯。葉如蒲桃,實如大栝樓,熟則紅黃色,微有刺,不能刺人。今荊南之南皆有之。九月、十月熟,實中之子曰木鱉子。但根不死,春旋生苗,其子一頭尖者為雄。凡植時,須雌雄相合,麻縷纏定;及其生也,則去其雄者,方結實。 釣藤微寒,無毒。主小兒寒熱,十二驚癇。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