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19-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五

(甲子 五六) 改麟德武后专恣。 ⊙二月初五日。法师玄奘寝疾。命弟子大乘光录所译经论。凡一千三百三十有五卷。造弥勒像十俱胝。及疾革口诵色蕴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识界不可得。无明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复令左右同声三唱。南谟慈氏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谟慈氏如来所居内院。愿舍寿必生其中。遂右胁安卧而逝。春秋六十有三。是夕白虹四道自北亘南。贯井宿直慈恩寺塔。计闻于朝。帝哭之甚哀。顾左右曰。朕失国宝矣。辍朝三日。自终及葬五降御札。裒录遗典勤恤丧事。俄异僧奉旃檀末香至。请依天竺法用涂法师之体。大乘光等以掩龛日久不欲开。其僧曰。别奉进旨。倘见拒即具奏。遂启龛而颜色如生。香气馥郁。其僧涂毕恍然不见。识者以为兜率内院人也。夏四月敕准佛世尊故事。敛以金棺银椁。塔于浐东门。弟子神泰栖玄会隐惠立明浚义褒大乘光等。皆法门龙象焉。 ⊙道造伪经。天皇甲子。西京诸观道士郭行真等东明观李荣姚义玄刘道合会圣观田仁惠郭盖宗等。将隐没道书重更修改。私窃佛经改换文句。人法名数三界六道五荫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品大小法门。并偷安道经。并改长安经。为太上灵宝元阳经。改余佛经别号胜牟尼经。或云太平经等。及改酒脯祭祀。用干枣香水。以惑后人妖妄作矣。沙门道世表闻以辩真伪。其略曰。窃闻白马东游。三藏创兹而起。青牛西逝。二篇自此而兴。或阐玄玄以化民。或明空空而救物。检之图牒指掌可知。所以发唱显宗终乎此世。释教翻译时代炳然。文史备彰黎民不惑。至如道家玄籍。斯则不然。唯老子二篇李聃亲阐。自余经制皆杂凡情。何者前汉王褒造洞玄经。后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二十四卷。吴葛孝先造上清经。晋世王浮造化胡经。又鲍靖造三皇经。齐朝陈显明造六十四真步虚经。梁陶弘景造太清经及众醮仪十卷。周武张宾之焦子顺马翼李运。挑揽佛经一千余卷。隋辅惠祥改涅槃经为长安经。笑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为道经。又按汉明帝时。褚善信等总将道经诸子书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等七十卷。宋太始七年。陆修静答明帝云。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云。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又检玄都目录。妄取艺文志书名。矫注八百八十四卷为道经。今玄都经目云。依宋陆氏所上之目。乃有六千三百六十三卷云。二千四十卷见有其本。四千三百二十三卷并未见。据此前数目有无不同虚妄明矣。增加卷目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或言名山唱出。或云仙洞飞来。何乃黄领独知英贤不睹。书史无闻典籍不记。请问道士后世之经。为是老子别陈。为是天尊更说。纵其说也应有时方师资说处。代年邦月复是如何。如其有据容不[泳-永+不]行。若也妄言理须焚剪。伏愿当今明朝(云云)。由是郭行真等舍邪归正。启愿文具如佛道论。 (丙寅) 改干封○尊老君为玄元皇帝○米斗五钱。 (丁卯) 大教东被六百年矣○用麟德历。 ⊙南山律师道宣卒。师京兆钱氏。父吏部尚书申。母梦月轮贯怀而孕。又梦梵僧语之曰。所孕者梁僧祐律师也。处胎弥十二月而生。九岁遍览群书。十二善习文墨。十五师日严頵公。十六诵法华两旬而彻。十七落发。二十依首师进具戒。三衣唯布常坐一食。武德四年再依首师学律。性好禅那期修正定。頵曰。戒净定明慧方有据。始听未闲持犯焉识。七年徙居终南纻麻兰若。始制行事钞。正观四年行般若三昧于清宫精舍。经九十日。龙化人形体觐听法。沙弥染心顾盻其女。龙怒欲害之。念师教诫顿息恶心。摄毒吐井。白师勿饮此水。及往视之其井涌沸。又于云际寺行此三昧。前后二十会。常感天童为之给侍。十九年偕奘公翻经弘福。笔受润文推为上首。永徽元年复居纻麻。干封二年春。天人告师曰。师报缘将尽。当生弥勒内宫。十月三十日。众见空中。旙华交列。异香天乐。天人同声。请师归觐弥勒。上闻之。诏天下寺院图形奉祀。穆宗制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沈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懿宗朝谥澄照。师所撰删定僧戒本(一卷今所盛行)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注僧戒本(三卷)戒疏(四卷)注羯磨经(二卷)羯磨疏(四卷)行事钞(二卷)比丘尼钞(三卷)拾毗尼义钞(三卷)亡物轻重仪章服仪归敬仪正行忏悔仪新学教诫仪(各一卷)法华义苑(三十卷亡本)释迦方志(二卷)佛道论衡(四卷)续高僧传(三十卷)后续僧传(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三宝感通记(三卷)天人感通传(一卷)大唐内典录(十卷) ⊙(戊辰) 改总章○诏僧道会于百福殿。定夺化胡经真伪。百官临证。僧法明者预选入。方三教首座议论纷纭。明察其非是。即排众出曰。老子化胡成佛之际。为作华言化之耶。为作胡语诱之。若作华言则胡人未善必作胡语。既传此土须假翻译。未审道流所谓化胡经者。于何朝代翻译。笔授证义。当复为谁。于是举众愕然无能应者。公卿列辟咸服其切当。忻跃而罢。有敕搜聚天下化胡经焚弃。不在道经之数。既而洛京恒道观桓彦道等奉表乞留。诏曰。三圣重光玄元统叙。岂忘老教偏意释宗。朕志款还淳情存去伪。理乖事舛者。虽在亲而亦除。义符名当者。虽有冤而必录。自今道经诸部有记及化胡事者。并宜削除。有司条为罪制。 (庚午) 改咸亨。 (癸酉) 上称天皇。后称天后。 是岁让和上四月八日生。有白气六道贯天。太史奏闻。有德之象当应空门。帝曰。在何方位。史曰。安康分野。有顷金州太守韩偕具表奏闻。帝曰。道人之德国之善庆。敕偕亲诣抚恤。兼厚赐养育之费。一家蒙之。后长出家。果传六祖心印。住于南岳光大教门也。 (甲戌) 改上元。 ⊙(乙亥) 是年五祖弘忍大师示寂。师蕲州黄梅周氏子。生而岐嶷。儿时有异僧叹曰。是子阙七种相。不逮如来。后遇信大师得法。嗣化于破头山。咸亨中有卢居士者名惠能。自远来参。师问。汝自何来。曰岭南。师曰。欲求何事。曰唯求作佛。祖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师知其异。乃诃之曰。着槽厂去。能礼足而退。便入碓坊服劳于杵臼之间。经旬月祖知付法时至。遂告众曰。正法难解。不可徒记吾言将为已任。汝等各自随意述一偈。若语意冥符衣法皆付。时会七百余众。神秀居第一座。学通内外众所推仰。秀亦自负无出其右者。不复思惟。乃于廊壁间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惹尘埃。祖因行次见偈。心知秀之所为。因绐曰。后代依此修行亦得道果。众聆此语人各讽诵。他日能在碓坊。闻偈乃问同列。此谁为之。同侣告以和上将欲付法各令述偈。此乃秀上座所为。能曰。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同侣共诃其谬妄。能至莫命童子引至廊间。能自执烛令童子于秀偈侧写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祖复见此默念。必能之所为。因故为之语曰。此谁作亦未见性。众以师弗许皆莫之顾。即于是夕潜使人自碓坊唤能至。告曰。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随机大小而引化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法。以为教门。然以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迦葉。展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菩提达磨大师届于此土得可祖。承袭以至于吾。吾今授汝。并所传袈裟用以表信。汝善护持勿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能受毕乃曰。法则既受。衣付何人。师曰。昔达磨初至。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勿复传也。且当远引俟时行化。所谓受衣之人命如悬丝。能曰。当隐何所。祖曰。逢怀且止。遇会即藏。能礼足捧衣而出。通夕南迈。众皆未知。祖由是三日不上堂。众疑之因致问。祖曰。吾道行矣。又问。衣法谁传。祖曰。能者传之。众意卢居士名能必此人也。共力推寻能已不在。至有相率而物色追之者。祖既付法已。复经四载而寂。塔于东山。代宗谥大满禅师法雨之塔。 旧唐史云。后魏末有僧达磨者。本天竺王子。以让国出家。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传授。达磨将衣钵航海而来。初至梁国。武帝问以有为之事。达磨不悦。乃之魏隐于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其年魏使于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只履而已。达磨传惠可。可尝断臂以求其法。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姓周氏。黄梅人。与信并住东山寺。世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论曰。旧史叙诸祖虽简略。然大要与宝林传灯之说皆合。至谓达磨遇毒而卒及魏使复于葱岭见之。则毒与卒果有之乎。世称五祖前身盖栽松道者。往见四祖将付以衣法。俄惜之曰。汝耄矣。虽嗣化能复几何。倘再来可也。五祖因托质周氏。无父而生。母几受祸仅死而免。四祖果忍死以迟其来。卑以大法。噫吾祖出入死生正游戏耳。自非果位上圣。孰能与于此哉。 (丙子) 改仪凤。 ⊙北印度佛陀波利尊者。至五台清凉山逢一叟问曰。尔来何为。利曰。求礼觐文殊。叟曰。带佛顶尊胜咒来否。利曰。未也。叟曰。此土众生滋恶。而出家者犯四弃尤多。不持此咒随行远来奚益。能回取之以流此土可乎。波利作礼而返。以开曜元年取其咒至于长安。有旨命日照三藏翻译。帝闻此咒灵验特异。秘之禁掖。波利屡奏请布中外。高宗不得已从之。利即辞入五台。后不知终。时南天竺有菩提流志。习头陀行。从耶舍瞿沙受道。为西域宗师名震中夏。帝闻风而悦之。因使西域有诏敦请。 (己卯) 改调露。 (庚辰) 改永隆。 (辛巳) 改开曜。 (壬午) 改永淳。 ⊙是岁慈恩法师窥基卒。世寿五十有一。有诏伤悼御制画像赞。敕葬樊川北渠。近奘公之茔。基貌丰硕长八尺。气概万夫项上有玉枕。十指纹皆盘折如印。见者詟伏。然心慈善诲人。晚节祈生内院。循戒弥笃。尝造玉文殊像。及金写大般若经。皆瑞应。初南山宣律师。以弘律名震五天。感天厨供馔。每薄基三车之玩。甚不为礼。基尝访宣。其日过午而天馔不至。及基辞去天神乃降。宣责以后时。天曰。适见大乘菩萨在此翊卫严甚。故无自而入。宣闻之大惊。于是遐迩增敬焉。先是奘公亲授西域戒贤师瑜伽师地唯识宗。而基尽领其妙恢廓源流。天下后世。尊之目为三乘法相显理宗。谓之慈恩教。 隐士孙思邈卒。年百余。善庄老及阴阳推步医药之术。尤重释典。世称孙真人焉。 (癸未) 改弘道。十一月上崩。遗诏军国大事取天后处分。太子显即位。 ⊙法师玄恽卒。恽字道世。或云名道世。以避太宗偏讳故以字行。三学洞贯。尝慨教藏及古今图史之博而学者难以备究。因撰法苑珠林凡一百卷。各开门类。识者重其精博云。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