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45-衍极-元-郑枃

衍极 元 郑枃 提要 原序 卷上 卷下   提要   《衍极》二卷,元郑枃撰。案何乔远《闽书》曰:枃字子经,罗源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与陈旅为文字友,著《衍极》五篇,《衍极记载》三篇。其书自仓颉迄元代,凡古人篆籀以极书法之变,皆在所论。宣抚使齐伯亨采而上之,作衍极堂以藏其书。陶宗仪《书史会要》又称其能大字,兼工八分,盖究心斯艺,故能析其源流如是也。其书载《永乐大典》中,而阙其记载三篇。别本又载有《学书次第》、《书法源流》二图,《永乐大典》亦阙。然别本字句讹脱,文注混淆,不及《永乐大典》之精善。谨合两本参校,补遗正误,复还旧观,其注为刘有定所作。有定字能静,号原范,莆田人。其名载林承霖《莆阳诗编》,亦见《书史会要》。盖亦文雅之士云。 原序   书道其大矣,斯文兴焉。世之学者往往务谈高虚,谓书非儒道之要而遂小之。轨所以行车也,车行而毁其轨,可乎?水所以行舟也,舟行而废其水,可乎?予南游至无诸城,见莆田郑君子经所著衍极五篇。雄文卓论,璀错玢豳,如观三代器物,不可名状;轧芴澶曼,如行洞庭之野,不见首尾。夷考其说,然后知子经得绝学于数千百载之后,旷世奇作也。书道其大矣。又尝即其言而求其为人,为之废书而叹曰:士之负材抱艺,莫不欲有为也,修名未立,老冉冉其将至,平居里巷,相接又无足与语,以发舒其所负抱者;慨古道之浸邈,愤俗尚之益乖,乃悠然独往,自托于著书,以鸣其所不能自已者,此衍极之为言所以怫郁而歔欷也,观是书者又不能无所感云。延祐七年庚申秋九月朔旦京口李齐仲思序。     至朴篇   至朴散而八卦兴,八卦兴而书契肇,书契肇而篆籀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画八卦,而书之文已具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以书契,而书之用遂行。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书,而书之法始备。古文、籀、篆变而至于隶、草,而书之体滋广矣。)   飞天八会已前,不可得而详也。   (书之本始,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又有八龙云篆明光之章。逮三皇之世,演八会之文为龙凤之章,拘省云篆之迹以为顺形梵书,分破二道,坏真从易,配别本支,为六十四种之书。事不经,见悉从删略。○按此注本陶宏景记仙书,原本讹字甚多,今依真诰原文改正。)   皇颉以降,凡五变矣。   (谓古文、籀、篆、隶、草。按秦灭古文,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王莽使甄丰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复有六书:一曰古文,孔氏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三曰篆书,秦篆也;四曰佐书,即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书,所以书幡信也。唐六典校书郎正字掌雠校典籍、刊正文字,其体有五:一曰古文,废而不用,二曰大篆,三曰小篆,四曰虫书,即鸟书,以刻印玺书幡碣,五曰隶书,谓典籍表奏及公私文疏所用。宋郑昂论文字之大变有八:一曰古文,二曰大篆,三曰小篆,四曰隶书,五曰八分,六曰行书,七曰飞白,八曰草书。其馀诸体,以类相从,为得之。然以八分、行书、飞白各自为变,盖不知文字之大变也。)   其人亡,其书存,古今一致,作者十有三人焉。   (谓苍颉、夏禹、史籀、孔子、程邈、蔡邕、张芝、锺繇、王羲之、李阳冰、张旭、颜真卿、蔡襄也。李斯以得罪名教,故黜之。呜呼,自书契以来,传记所载,能书者不少,而衍极之所取者止此,不有卓识,其能然乎!)   予生千载之下,每览昔人残铭断碣,未尝不为之歔欷而三叹也。在昔结绳之政始分,龙穗之章中辍。   (太皞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荣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左氏曰: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是也。神农氏始为耒耜,教民稼穑,感上党羊头山生嘉禾,一本八穗,帝异之,作穗书。)   于是苍史氏出,仰观俯察,以造六书,通天地之幽秘,为百王之宪章。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苍史,黄帝之史苍颉也。亦曰皇颉。姓侯刚氏,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屈曲之象,俯察龟文鸟迹之奇,博采众美,与沮诵广伏牺之文,造六书,是为古文。其冢在冯翊彭衙利阳亭南道旁,学书者祭之不绝。北海亦有苍颉藏书台,人得其书,莫之能识。秦李斯识其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汉叔孙通识其十二字。今法帖中有二十八字云。○按造六书三字原本误作正文,今改正。)   若稽古大禹,既平水土,铸鼎象物,勒铭告成,而功被万世。   (禹命九牧贡金,铸九鼎,象神奸,使民知备故有象钟鼎形书。勒铭于天下名山大川,韩文公所谓岣嵝山碑,其一也。今庐山紫霄峰上有禹凿石系舟之所,磨崖为碑,皆科斗文字,隐隐可见。张怀瓘曰:向在翰林见古铜钟二,高两尺许,有古文二百馀字,纪夏禹功绩,皆紫金钿似大篆,神采惊异。又有雕戈铭六字,钩带铭三十三字,皆细紫金为文,读之不能尽晓。薛尚功诸人以为夏禹时书。法帖亦有禹书十二字。)   三代之末,周籀(直又反。)蔚有奇秀,篆隶攸祖。   (籀,周宣王柱下史也。损益古文,或同或异,加之銛利钩杀,自然机发,为大篆十五篇。以其名显,故谓之籀书。以其官名,故汉书谓之史书。以别小篆,故谓之大篆。甄丰六书,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盖籀书也。法帖中有其迹。)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