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835-青囊秘诀-清-傅山

  精神如常声音更清亮者,此四善也。   形体和平内外无杂症者,此五善也。   疮毒有五恶性:   毒未溃而先臭、鼻干而脉滞者,此一恶也。   口渴烦躁、腹痛泄泻或秘淋者,此二恶也。   气喘神昏目不正视、瞳仁上吊者,此三恶也。   眼眶黑陷肩背强直、四肢肿硬者,此四恶也。   肉色臭烂焮肿甚痛、脓血大溅者,此五恶也。   上卷   背痈论   人有背心间先发红瘰,后渐红肿,此发背之兆也,最为可畏。古人云:“外大如豆,内大如拳,外大如拳,内大如盘”;言其外小而内实大也。然而痈疽等毒,必先辨其阴阳:有先阴而后阳者,有先阳而后阴者,有先后俱阴者,有先后俱阳者。阳症虽重而实轻,阴症虽轻而实重。先阴而变阳者生,先阳而变阴者死。病症既殊,而何以辨之也?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带黑。阳症之初起必痛,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脓,阴症之溃烂必多血。阳症之收口,身必轻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重。至于变阴变阳,亦以此消息之,断断不差矣。倘见红肿而高突者,乃阳症之痈也,乘其内毒初起,毒尤未化,急以败毒之药治之,可随手而解也。发背而至于横决者,皆因循失治,以至于破败而不可救,阳变阴者多矣。救痈如救火,宜一时扑灭,否则延烧屋庐,不尽不止,切勿见为阳症无妨,而轻缓治之也。   方用急消汤:   忍冬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天花粉(三钱)桔梗(三钱)青蒿(三钱)甘草(三钱)茜草(三钱)甘菊花(三钱)贝母(二钱)黄柏(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消,不必四剂也。此方消阳毒之初起者最神,既无迅烈之虞,大有和解之妙。世人不知治法,谓阳毒易于祛除,孟浪用虎野狼之药,虽毒幸消散,而真元耗损于无形,往往变成别病,乃医者成之也。何若此方王霸并施,有益无损之为妙哉。   秘诀:   背痈急消两地丁,花粉三钱与桔梗,   蒿草茜菊同上用,忍冬二两齐煎冲,   贝母二钱钱黄柏,初起三剂见奇功。   方用神散阳痈汤亦效:   车前子(五钱)贯众(五钱)甘草(五钱)天花粉(五钱)赤茯苓(五钱)生地(一两)柴胡(一钱)羌活(二钱)黄芩(三钱)紫菀(三钱)水煎服,一剂消大半,二剂全消矣。   秘诀:   神散阳痈阳疽用,急投车前与贯众,   甘粉赤苓各五钱,生地一两柴钱攻,   羌活二钱芩菀三,服止两剂可奏功。   人有背心发瘰痒甚,已而背肿如山者,隐隐发红晕如盘之大者,此阴痈初起之形象也,最为可畏,非前症阳痈可比。盖阳症有可救之术,而阴岂无可生之理,亦在救之得法否耳。盖阴痈之症,必正气大虚,邪得而入之也。设正气不虚,邪将安入?故救阴痈之症,必须大用补气补血之药,而佐之散郁散毒之品,则正旺而邪自散矣。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