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39-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51至卷451-小儿诸汗门阴病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五十一 小儿诸汗门     小儿直诀 【宋 钱乙】      汗论   喜汗者,厚衣卧而额汗出也;盗汗者,肌肉虚而睡中汗出也,用止汗散。遍身汗,用香瓜丸。胃虚汗者,上至项下至脐也,用益黄散。六阳虚汗者,上至头,下至项,难治。   【注 按前证因小儿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或因饮食停滞郁热,或厚衣温暖,脏腑生热而津液妄泄也。其喜汗属心经血热用导赤散,血虚用团参汤。其盗汗属肾经,虚热用五味异功散,气血虚弱用人参养荣汤。若寒水侮土,用益黄散。设泛行施治,误损脾胃,多成疳瘵。其六阳虚汗,乃禀赋不足,若用参附、芪附二汤,亦有生者。大凡汗多亡阳,必至角弓反张,颈项坚强,用十全大补之剂,多有生者。】     幼科发挥 【明 万全】      头汗   汗者,心之液也。惟头汗不必治。小儿纯阳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      自汗   自汗者,昼夜出不止,此血气俱热,荣卫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主之。其方以黄芪以补其卫,当归、生地黄以补其荣,芩、连、蘗以泻其气血之火,用浮小麦为引入肺,以泻其皮毛之热,此治诸汗之神方也。      盗汗   盗汗者,梦中自出,醒则干也,其病在肾,宜当归六黄汤加止汗散主之。     婴童百问 【明 鲁伯嗣】      盗汗骨蒸   仲阳云:盗汗出者,乃睡而汗自出,肌肉虚也。团参汤治小儿盗汗虚汗。或心血液盛,亦发为汗,此药收敛心气。汤氏云:汗者血也。血虚亦能自汗作热,宜服团参汤、牡蛎散、龙胆汤,治小儿一切盗汗。又有通神丸治通身多汗。小儿精气未盛,性体多热,若衣裘伤厚,过食热物,或犯时气大病之后,重亡津液,阳气偏盛,水不胜火,腑脏积热,熏灼肌体,甚则销烁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而不已,变成骨蒸,日晡发热,肌瘦颊赤,口干,日夜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热,四肢困倦,饮食减少,瘥后余毒不解,生犀散主之。      自汗   议曰:凡初生至周晬之儿,不可自汗。自汗则亡阳气怯,脉虚神散,惊风有作。凡乳幼自汗,切勿止之,宜用白朮二钱半,小麦一撮,煮令干,去麦为末,煎黄芪汤调与服,以愈为度。有伤寒热证自汗,当以小柴胡加龙胆治之。夏月自汗多,宜白虎汤主之。热多自汗而喘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汗   汗者,心之所藏,在内则为血,发外则为汗。盖汗乃心之液,故人之气血平则宁,偏则病。经云:阴虚阳必凑则发热而自汗,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汗,皆由阴阳偏胜而致也。小儿血气嫩弱,肤腠未密,若厚衣温暖,熏蒸脏腑,脏腑生热,热搏于心,为邪所胜,故液不能内藏,熏出肌肤,则为盗汗也。又或伤于冷热,冷热交争,阴阳不顺。津液走泄,亦令睡中汗自出。其间有虚实之证:虚者谓诸病后大汗后血气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热或寒热发过之后,身凉自汗,日久令人黄瘦,失治则变为骨蒸疳劳也。丹溪云: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出汗。方其睡熟也,濈濈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亦是心虚,宜敛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钱氏云:上至头,下至项,谓之六阳虚汗,不须治之。      自汗   自汗者,汗不待发表而自出也。经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又曰:阴虚而阳必凑则发热而自汗,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汗。东垣曰:表虚自汗,秋冬用桂,春夏用黄芪。丹溪云:汗者心之液也。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巢氏云:虚劳病,若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为自汗。夫心为主阳之脏,火也。阳主阴,人身津液随其阳气所在之处而生,亦随其火所扰之处而泄,则为自汗矣。治法当用参、芪甘温益气之药,使阳气外固而津液内藏,则汗止矣。若元气虚者,夏用六君子汤加山药、山茱萸,冬月用加减八味丸、十全大补汤。血虚者,四物加参、芪。有热者当归六黄汤。气血俱虚者,十全大补汤。心肾虚热者,六味丸。虚寒者八味丸。心经血虚者,团参汤。胃经气虚者,六君子汤。饮食劳倦者,补中益气汤。嗜卧倦怠者,升阳益胃汤。热伤元气者,清燥汤。暑干心包络者,清暑益气汤。外伤风邪者,惺惺散。虚劳羸瘦者,人参养荣汤。思虑伤脾者,归脾汤。怒动肝火者,小柴胡汤。肝经虚热者,加味逍遥散。肝经湿热者,龙胆泻肝汤。泄泻脉微者,人参理中汤。手足汗者,补中益气汤。胸腹汗者,四君子汤。当心一片汗者,茯苓补心汤。黄汗者,茵陈五苓散。血汗者,血余散敷之。此皆去汗之大法也。仍推五脏相胜主之。若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柔汗发黄,此为脾绝;汗出不流,如贯珠者,为绝汗。数者并不治。若六阳虚,则汗出上至头下至项,亦多主难治。   小儿脾虚自汗,多出额上,沾粘人手,速救胃气,全蝎观昔散,用姜枣煎汤调服,及沉香饮为治。   脾虚泻自汗,遍身冷而出,有时遇泻则无,泻过即有,此候太虚,急当补脾,投益黄散、参苓白朮散、附子理中汤。   肺虚自汗,其候右脸色多晄白,肺脉按之无力。盖久因咳嗽,连声不已,痰少不活,乃肺经虚气上壅,致令汗出。宜令补肺散为治,及以藿香饮调脾,此又益母救子之义也。   慢惊自汗,遍体俱有,其冷如冰,此证已危,金液丹、固真汤主之。   有实证自汗,外因感冒风邪发热,无间昏醒,浸浸汗出,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水煎服;或间投五苓散,温白汤调下。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