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11-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84至卷384-妇人子嗣门

     交会禁忌   凡求子,宜吉良日交会,当避丙丁及弦望晦朔,大风雨雾,寒暑雷电霹雳,天地昏冥。日月无光,虹霓地动,日月薄蚀,及日月火光星辰神庙、井灶圊厕家、墓尸柩之旁;若交会,受胎多损,父母生子,残疾夭枉,愚顽不孝。若交会如法,则生子福德智慧。验如影响,可不慎哉!      男女受胎时日法   凡男女受胎,皆以妇人经绝一日、三日、五日为男,仍遇月宿在贵宿日。若以经绝后二日、四日、六日泻精者皆女。过六日皆不成胎。又遇旺相日尤吉。夜半入房生子者,贤明贵寿,余时皆凶。      推支干旺相日法   春甲乙,夏丙丁,秋庚辛,冬壬癸,春寅卯,夏巳午,秋申酉,冬亥子。      推每月宿日   正月 初一、初六、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四、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九日   二月 初四、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二、十四、十九、二十二、二十七日   三月 初一、初六、初七、初八、初土、十七、二十、二十五日   四月 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八、初十、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八日   五月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十、十二、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五二十五 原作「十五」,据文理改。、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   六月 初一、初三、初十、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   七月 初一、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日   八月 初五、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   九月 初三、初六、十一、十六、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日   十月 初一、初四、初九、十四、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二十九日   十一月 初一、初六、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九、二十六、二十九日   十二月 初四、初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二十四、二十七日   若春合甲寅乙卯,夏合丙午丁巳,秋合庚申辛酉,冬合壬子癸亥,与上件月宿日合者佳。      受形论   巢氏论曰:阳施阴化,精气有余,两胎有俱男俱女者。《道藏经》曰:妇人月信止后一日、三日、五日,值男女旺相日阳日阳时,交合有孕多男。若男女禀受皆壮则多子,一或怯弱则少子。《颅顖经》云:阳盛发阴,当孕成男,六脉诸经,皆举其阴。又云:三阳所会则生男,三阴所会则生女。葛仙翁《肘后方》云:男从父气,女从母气。《圣济经》云:天之德,地之气,阴阳之至和,流薄于一体,因气而左动则属阳,阳资之则成男;因气而右动则属阴,阴资之则成女。《易》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此男女之别也。凡妊娠有疾,投以汤药,衰其大半而已,使病去母安,胎亦无损矣。   【注 按东垣、丹溪云:经水断后一二日,血海始凈,精胜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后,血脉已旺。精不胜血,感者成女。盖父精母血,因感而会。精之施也,血能摄精,故成子,此万物资始于干元也。血之行也,精不能摄,故成女,此万物资生于坤元也。阴阳交媾,胚胎始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精胜其血,则阳为之主,受气于左子宫而男形成;精不胜血,则阴为之主,受气于右子宫而女形成。此二先生之确论也。】      受形篇   褚氏云:男女之合,二精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为本,而女形成矣。阳气聚面,故男子面重,溺死者必伏。阴气聚背,故女子背重,溺死者必仰。走兽溺死,仰伏皆然。阴阳均至,非男非女之身;精血散分,骈胎品胎之兆。父少母老,产女必羸;母壮父衰,生男必弱。古之良工,首察乎此。气受偏瘁,与之补之。补羸女则养血壮脾,补弱男则壮脾节色。羸女宜及时而嫁,弱男宜待壮而婚。此疾外所务之本,不可不察也。      产宝论   大率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女子调其血。气血者,人之神也。然妇人以血为基本,苟能谨于调护,则气血宣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荣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惨,面无光泽;寒热腹痛,难于子息。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证。   【注 前证若妇人脾胃久虚,以致气血俱衰,遂尔月经不行,宜补其胃气,滋其化源。或患中消胃热,津液不生,而致血海干涸,宜清胃补脾,其经自行矣。经曰: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针经》曰:荣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不足,益之必以辛;荣不足,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荣卫生,是以气血俱旺也。或因劳心虚火妄动,月经错行,宜安心补血泻火。此东垣先生治法也。】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无子论   妇人气盛于血,所以无子,宜抑气散。盖香附子乃妇人之仙药也,不可谓其耗真气而勿服。   妇人血弱,子脏风冷凝滞,令人少子,宜紫石英圆。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