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236-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38至卷150-目门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心淡淡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恶噫嗌干。    【注 太阳司天,辰戌岁也。太阳为诸阳之首,即君火之阳,然本于在下之寒水,今寒气反从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阳运居于中,寒凌心火,逼其火热上炎,故面赤目黄,善噫嗌干。】   帝曰:六气相胜奈何?岐伯曰: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铄,少腹痛,下沃赤白。帝曰:六气之复奈何?岐伯曰: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枯燥燔爇,惊瘈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瘈。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栗,寒极反热,嗌络焦槁,渴饮水浆,色变黄赤,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尺泽绝,死不治。   【注 少阳之气,舍于三焦,故热客于胃,盖三焦之原,皆出于胃间也。三焦之脉,上入耳中,络目锐眦,故淫上而为耳痛目赤。少阳之火复发于秋冬之时,是以枯燥燔爇,惊瘈咳衄,热乘心肺也;便数憎风,表里皆热也;面如浮埃,面微有尘也。手足少阳之脉,皆上系于目,故目乃瞤瘈。】   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    【注 少阴司天,二之气乃厥阴风木,目瞑诸证,厥阴之气胜也。】      诊要经终论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注 戴眼,目上视也。反折,背反张也。瘈瘲,手足屈伸也。阳气者,柔则养筋,太阳之经气已绝,是以筋脉急而戴眼反折,手足牵引也。手太阳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绝汗者,津液外亡也。色白者,亡血也,津液外脱,则血内亡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 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注 手足少阳经脉,皆循于耳,经气绝故耳聋。少阳主骨诸节,皆属于骨,少阳气终,故百节皆纵。手足少阳之脉,皆至目锐眦,终则牵引于目,故目如惊而邪视也。绝系,目绝系也,绝系,则志先绝,故一日半而死。青者甲木之气外脱,白者三焦之荣内亡也。】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注 手足阳明之脉,皆挟口承目,故口目动作而牵引歪斜。色黄,阳明之土气外脱也。上下经盛,胃气已绝,而无柔和之象,肌肤不仁者,荣卫之气外绝也。】     灵枢经      邪气脏肺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注 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血气,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主于手少阴心,朝于手太阴肺。精阳气者,心肾神精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    【注 骨痿坐不起,热伤肾气也。目无所见,热伤骨精也。】      经脉篇   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    【注 津液竭,则火热盛 ,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诸证,皆大肠经脉所循之部分病也。】   心手少阴之脉,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注 心系上系于目,心火盛,故目黄。臑臂掌中,皆心脉所循之部分,心病而外及于经脉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注 耳聋目黄颊肿诸证,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癎疾,头顖项痛,目黄泪出。    【注 冲头痛、目似脱诸证,病在太阳之气也。目黄泪出,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心中热,甚则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注 心中热诸证,经气之为病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 少阳乃一阳初生之气,故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等证,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   【注 头痛诸证,乃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一日半死矣。    【注 心系上系于目系,目系转者,心气将绝也。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志,神生于精,火生于水,故志死而神先绝也。一日半者,一二日之间,阴阳水火之气,终于天地始生之数也。】      脉度篇   蹺脉气不荣,则目不合。    【注 谓流溢于脉外之气不荣于目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