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07-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唐置崇元署寺观监。掌寺观僧尼道士女冠之政 按唐书百官志。崇元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京都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籍斋醮之事。新罗日本僧。入朝学问。九年不还者。编诸籍。道士女冠僧尼。见天子必拜。凡止民家。不过三夜。出逾宿者。立案连署。不过七日。路远者。州县给程。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冠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两京度僧尼道士女冠。御史一人莅之。每三岁州县为籍。一以留县。一以留州。僧尼一以上祠部。道士女冠一以上宗正。一以上司封。(又)有府二人。史三人。典事六人。掌固二人。崇元学博士一人。学生百人。隋以署□鸿胪。又有道场元坛。唐置诸寺观监。隶鸿胪寺。每寺观有监一人。贞观中废寺观监。上元二年。置漆园监寻废。   高祖武德 年。幸国学。命僧道。讲金刚经及老子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大唐新语。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诏剑德明与之辩论。于是诘难锋起。三人皆屈。高祖曰。儒元佛义。各有宗旨。刘徐等并当今杰才。德明一举而蔽之。可谓达学矣。赐帛五十匹。   武德九年。废浮屠老子法。寻复之 按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九年。四月辛巳。废浮屠老子道。六月庚申。息浮屠老子法  按旧唐书高祖本纪。九年夏五月辛巳。以京师寺观。不堪清净。诏曰。释迦阐教。清净为先。远离尘垢。断除贪欲。所以弘宣胜业。修植善根。开导愚迷。津梁品庶。是以敷演经教。检约学徒。调忏身心。舍诸染着。衣服饮食。咸资四辈。自觉王迁谢。像法流行。末代陵迟。渐以亏滥。乃有猥贱之侣。规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托号出家。嗜欲无厌。营求不息。出入闾里。周旋阛阓。驱□田产。聚积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事同编户。迹等齐人。进违戒律之文。退无礼典之训。至乃亲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讹。交通豪猾。每罹宪网。自陷重刑。黩乱真如。倾毁妙法。譬兹稂莠有秽嘉苗类彼淤泥混夫清水。又伽蓝之地。本日净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近代以来。多立寺舍。不求闲旷之境。惟趋喧杂之方。缮采崎岖。栋宇殊拓。错舛隐匿。诱纳奸邪。或有接延□邸。邻近屠酤。埃尘满室。膻腥盈道。徒长轻慢之心。有亏崇敬之义。且老氏垂化。本实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元门。驱驰世务。又乖宗旨。朕膺期驭宇。兴隆教法。志思利益。情在护持。欲使玉石区分。薰莸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汰。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大寺观居住。给衣食勿令乏短。其有不能精进戒行者。有阙不堪供养者。并令罢。遣各还桑梓。所司明为条式。务依法教。违制之事。悉宜停断。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事竟不行。   太宗贞观五年诏。僧道致拜父母 按唐书太宗本记。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高宗龙朔二年诏。释老致拜君亲。以令狐德芬议。复诏不拜 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龙朔二年。六月乙丑。初令僧尼等。并尽礼致拜其父母  按佛法金汤编。令狐德芬。武德初为秘书丞。高宗龙朔二年。诏释老。致拜君亲。敕群臣议之。德芬时为司成馆大司成。议曰。窃以。释老二教。慈敬弘深。有国因循遂开崇尚既久。其法须从其道切为拜伏。理恐未通。何者。削发异冠带之仪。持钵岂樽俎之礼。申恩方祈定慧。无劳拜跪严亲。报德有冀真如。何必屈膝慈后。山林既往。非无廊庙之宾。朝野裁殊。理宜高尚其事。今使责以名教有亏其旨。臣等愚昧。请从不拜为宜。时众议请拜者。三百余人。请不拜者。五百余人。六月八日。诏曰。朕商榷群议。沉研幽赜。然箕颍之风。高尚其事。遐想前代。固亦有之。今后不宜拜跪。   干封元年。诏兖州置观寺各三所。天下诸州。置观寺一所。各度七人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干封元年正月。兖州界置紫云仙鹤万岁观。封峦非烟重轮三寺天下诸州置观寺一所 按续文献通考。兖州置观寺各三所。各度七人。天下州一观一寺。各度七人。   中宗嗣圣八年。(即大后天授二年)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 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武后本纪(云云)。   神龙元年。正月丙子。诸州置寺观一所。以中兴为名 按唐书中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中宗本纪(云云)。   神龙二年。僧会范道士史崇元等。授官封公。诏释道齐班并集。永为定式 按唐书中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中宗本纪。神龙二年。二月丙申。僧会范道士史崇元等。十余人。授官封公。以赏造圣善寺功也 按续文献通考。是年七月。诏曰。初太宗以老子为皇宗。升于释氏之上。至则天朝。复在释氏之下。今此已往。遂为定式。令齐班并。集。   睿宗景云二年。诏遇法事僧尼。与道士女冠。齐行进集 按唐书睿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睿宗本纪。景云二年。夏四月癸未。诏以释典元宗。理均迹异。拯人化俗。教别功齐。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齐行进集。时天下滥度僧尼。道士女冠并依旧。   元宗开元二年。令道士女冠僧尼。致拜父母。   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制道士女冠。直隶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检校 按以上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书元宗本纪(云云)。   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寺观。各度十七人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开元二十六年正月。诏道释二门。皆为圣教。其天下寺观。大小各度十七人。简用灼然。有经业戒行。为乡里所推。仍先取用年高者。   开元二十七年。诏寺观转读经典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开。元二十七年二月。制曰。天下寺观。每一斋日。宜转读经典。惩恶劝善。以阐文教天宝三载。敕铸天尊及佛像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三载。夏四月。敕天下州郡。取官物。铸金铜天尊及佛各一躯。送开元观开元寺。   天宝四载。法师神邕。与道士吴筠。面论邪正。以邕胜筠。命为僧统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佛祖统纪。天宝四载。召中岳道士吴筠入见。问以道要。对曰。深于道者。无如老子五千文。复问神仙冶炼之法。对曰。此野人事。积岁月以求之。非人主所宜留意。时内侍高方士素事佛。毁于上前。遂辞还茅山。筠以见斥造论以毁释氏。浙西观察使陈少游。请法师神邕决之。邕约面论邪正。旗鼓才临。筠竟败北。邕遂着翻邪论。以攻余党。少游闻于朝。命邕为僧统。   肃宗上元二年。诏讲论二教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上元二年四月。诏于兴善寺。设高座。讲论元教。七月于景龙观。设高座。讲论二教。   宝应二年八月。诏寺观不许亵渎弛慢。其僧尼道士。不得妄托事故。非时聚会 按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代宗广德元年。制伪度僧尼道士女冠。并与正度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大历八年。敕度僧尼道士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大历八年正月。敕天下寺观。僧尼道士。不满七人者。宜度满七人。三七以上者。更度一人。二七以下者。度三人。   大历十四年。德宗即位。敕不得奏置寺观及度人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五月。癸亥帝即位。六月。敕自今更不得奏置寺观及度人。   德宗贞元九年六月。诏定国忌日。寺观齐僧道人数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贞元十二年。命沙门道士与儒官。讨论三教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十二年四月庚辰。上降诞日。命沙门道士。加文儒官。讨论三教。大悦。   宪宗元和二年。诏僧尼道士。□左右街功德使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二年辛酉。诏僧尼道士。全隶左右街功德使。自是祠部司封。不复关奏。   元和十年。诏停寺观开讲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元和十年五月。诏京城寺观开讲。宜准兴元敕处分诸畿县。宜勒停其观察使节度州。每三长斋月。任一寺一观置讲。余州悉停。恶其聚众。且虑变也。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