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68-正统道藏太玄部-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元-牧常晁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   經名:玄宗直指萬法同歸。金牧常晁撰。七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之一   建安仰山道院牧常晁撰   門人一山黃本仁編   無極 此純然性理,即太極。有中之真無,無名天地之始也。   太極 此理氣混沌,即元極。無中之妙有,有名萬物之母也。   無極太極圖序   無極者,無所至至之謂也。又無中之真無也。一元無象,二炁未萌,空洞玄虛,寂然不動。此無名天地之始也。后世強曰無極,曰太易。因靜極而後生乎動,動而不已生乎炁。炁理混沌,三才由是而胚育,變化之道生矣。此有名萬物之母也。故謂太極。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者,無極也。由無極而有太極,由太極而有乾坤,乾離而日生焉,坤坎而月生焉。四象立而八卦列,陰陽合而男女生,人倫由是始也。離震而坎兌,晝夜由是以分,四序由是以運也。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結而不散者為山嶽,融而不滯者為江河,抽地陸者為草木,潜淵藪者為鱗介,走者曰毛,飛者曰羽。由是寒燠相因,濕燥相感,情偽以交,精氣以接。蠢動含靈之屬,有生無識之類,生生而不可已也。   論無極妙有   無極,太極之真無也。太極,無極之妙有也。真無者,性之始也。妙有者,炁之始也。妙有胚混,先成乾 象,兩乾以為坤 ,乾坤既立,人倫萬物由是以生,性命之道立矣。至於均四象,布五行,環八卦,導三元,成代謝,迭興衰,是特陰陽二氣之流運者也,而無極之本無加損焉。在太極之上寂無形變,在二儀之下不與物遷。其曰太易、太初、太素、太始,其名異,其道一也。然而太極受命於無極,乾坤受命於太極,人物受命於乾坤,即一貫也。非無極外生太極,太極外生乾坤,乾坤外生人物,始於理之真無,成於炁之妙有也。   論無極太極即理炁   無極者,純然理之謂也。蓋有是理而後有是炁,理炁混沌,是名太極。此有名萬物之母也。至於三才立,萬物生。理之均物,謂之性。氣之付物,謂之命。原人物性命,即天地間之理炁也。天地間理炁,人物得之為性命也。始則理炁混然太極,終則天地具乎理炁。理於炁不獨存,炁於理無奇立。與三才萬物相為而無終者,理炁也。然理之體靜而形虛,炁之機動而形靜。靜而虛者,道也。動而形者,器也。始於無極,成於太極,分為兩儀,散為萬類。而理與炁,未始乎離,未始乎息,亦未始乎加損也。   性命之源   太極無形,肇生乎一,一析為水火之數彰焉。一與二偶,乾體乃成,是為性命陰陽之本初,人倫萬物之資始也。由是中分乾 以為坤 ,兩儀立而四象峙,八卦列而晝夜交,自乾元始判,性命遂分。《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蓋乾道未分,水火所以自具也。至於乾道變化,分以為坤,萬物得乾坤所分之炁,各正乎性命以生。此乾元降本,品物流形也。故全於乾者為陽,分於坤者為陰。陰之立,品物資之以生。得乎乾之具者曰性,得乎坤之分者曰命,得乎水之一為精,得乎火之二為神,得乎性命精神之具者曰道也。○水一火二合而為乾,此乾元自具水火之妙也。元命本性之始也。至於分一為二,則一體無而二體有。合而為一,則一體有而二體無。此有無之互為變化者也。故大道以無為體,以有為用,所以無極即太極之真無,太極即無極之妙有。故乾之始者本無,因一立以成象。坤之始者本無,因乾分以成形。分合有無,此生陰陽萬物之大本也。○乾元、水火、陰陽、性命,精神之自具也。故乾性於道,人性於乾,合乾而順坤,成性而復命也。乾分為坤,坤合復乾,二體分合,性命乃全。故伯陽修仙,《叅同》以《易》,謂性命不過乾坤也,精神不過坎離也。乾坤坎離不過一也。一者不過太極也。太極不過無極也。一之未形,太極之無始也。一之既立,太極之有始也。無始者,性之始也。有始者,命之始也。合乎二始,乾道乃成。性始乎無,虛靈知覺生焉。命始乎有,流行生滅繫焉。有無之對,動靜之交,變化之道立矣。然一體包二,乾體包坤,不俟其變,水火陰陽備矣。能一太極以全乾元,合無形而包二始者,其聖元。合元形而包二始者,其聖人事業乎。   性理神炁命序   道在太極前謂性,性在天地間謂理,理之妙覺之謂神,神之虛靈合乎炁,炁之付物之謂命。《易》曰:寂然不動者,性之體也。感而遂通者,神之用也。性於物無所不至,理於物無所不公,神於物無所不應,炁於物無所不成。本然無為者,性也。物之均具者,理也。玄通妙覺者,神也。運行不息者,炁也。本乎性,順乎理,存乎神,炁以生者命也。   萬法歸一圖銳   一者,萬法之母也。故兩一成二,兩二成四,重四成八,重八十六,合為三十二,重三十二為六十四,六十四成三百八十四。除乾坤坎離,二十有四正得三百六十,以應一朞也。故乾之策二百一十六,坤之策一百四十四,合乾坤之策,其有萬千五百二十。故一數成乎一物,一物具乎一法,一法之中復生諸法,總而言之曰萬。其始也,依一立名,依名立義,依義立事,依事立能,依能立職,依職立用,依用立功,依功立異,依異立奇,依奇立是,依是立非。是非既立,於愚別智,於否別通,於多別少,於少別衆,於同別異,於等別差,於中別偏,於正別邪,於大別細,於精別粗。積而襲之,因而重之,自此以往,雖巧歷不能得也。三千八萬隨事訓名,皆事物之交錯,人心之變通也。無極之始惡有是哉。智者必總萬法而一之,還其原而反其本也。一之既復,萬法旋元。故聖人一以貫之。曰萬物雖多,其治一也。苟非一以貫之,直乎萬又萬矣。   一齊萬法   夫萬法之於天下也,以滄海為口黃河為舌,不能盡辯其是非。崑崙為筆,青天為紙,不能盡寫其情狀。世愈下而法愈變,人愈詭而道愈乖。故一源纔動,萬法交馳,猶雨挫群叢,風號衆竅,紛紛焉,擾擾焉,莫知能禦也。雖使犧軒重立法,瞿聃再談玄,不能抑其既動之源也。其萬法之多,萬法之廣,有以智慮而窮之,是以不齊而齊,其不齊也。齊之者何?一而已矣。一之者何?會其極以歸其極也。然萬法虛假,一亦妄生。一之不動,則萬法無生。吾將一以貫乎。萬法同乎彼我,侔乎天地,惡得不齊者哉。謂一不可反,法不可齊者,未悟可齊之理也。   三教同元圖   三乘四果凡釋學者百家諸子凡儒學者三界羣仙凡道學者   釋 儒 道   三教同元譬說   窮理治天下,莫大於儒。性超生死,莫大於釋。復命御三才,莫大於道。夫三家者,同一太極,共一性理,鼎立於華夷之間,均以教育為心也。其元同其為思其納衆理也。由郭之納衆庶也,海之納百川也,鼎之納衆味也,身之納九竅也,天地之納萬物也。貴乎靜不貴乎動,貴乎清不貴乎濁。靜則萬慮不生,動則萬機俱作。清則神明萃集,濁則癡暗混凝。官天地,府萬物,會精神,調六炁,莫不由乎心之所以用也。古人無能名之,故為之字。以此下象三才萬法。   郛郛   全於無極之謂性,分於太極之謂命,道所當然之謂理,包括衆理之謂心。心者也,總萬法而言之,其形廣大,其體虛無,妙覺玄通,包含萬有,初無善惡小大之名,由人物所以用也。用其末異者,後世異之所以異也。譬兄弟三人同一父母所生,不幸父母早逝,兄弟離流他國,及其長也,承嗣三家各變其姓一氏,三家之君忽有民土之爭,其三人各總絕世之智,出奇運軍,擁將調兵,遇於中原之野,或攻於左,或攻於右,或攻於中,雖復鋒鏑以交,兵刃以接,終自不能相下。何哉?蓋其力齊智等。勝負所以難分也。有識者曰:昔同父母,今者寇讎,為之奈何?雖欲解其兵,釋其患,和其光,同其塵,盡其心智。心在天為天心,在地為人心,在天下為天下心,在萬物為萬物心,不過一心也。舍其物而得其名。心本無常,隨用為常。心本無度,隨用為度。心本無動,隨用為動。心本無思,隨用為思。用其善者為善心,用其惡者為惡心,用其小者為小心,用其大者為大心,以此心象郛郭也。由是知心之宰衆理者也。   性命身混合圖說   性者,元神之妙也。萬物莫不均得之,其體至靜、至虛、至玄,在聖不增,在愚不減。在古不變,在今不移。天下之動,不能動其動。天下之至,不能至其至,此所以為性也。命者,元炁之正也。炁,之與物,謂之命又令也。令之為人奉行天地之情性也。在物則在窮通,在理本無生死。萬物無常,此形器之物於分限者也。而元命未嘗斷續焉,以不召而行,所以謂命也。身者,令根本也。始於無形,因緣父母而成其象,實受天地之正炁,故肖天地以為形,眼視耳聽,鼻嗅舌談,意知情識,手執足蹈,此所以為身也。非身則性命無所寄,非性命則身無所主。混而合之曰人,明其性者曰道,夫寶身命而不寶其性者,特炁息寄於一物耳。或曰身無常,命有限,身命不存,神安在哉。曰是身假物也,終久必還,是命流行也。物於生滅,有身則合。而為人,炁散則歸之於道。聖人外身而身存,元神元命曷嘗喪焉。若離身求命求性,是外水而求魚龍,外天而求日月也。   牛車寶諭身性命說   夫性人之所性也,物無不均有之。身者人之本也,性命之所寄也。命者,炁之序也,生生之所由也。受天命以為人,奉行天地之情性也。身非命不能立其本,命非身無由存其生。性非身命不能寄之以靈,成之以善,此三者不能須臾離乎本也。今借寶諭乎性,車諭乎身,牛諭乎命。寶者,貴重之物也。車者,容載之物也。牛者,承行之物也。夫以寶載車,然後駕之以牛,故牛行車行,寶在其上矣。牛能行不能載,車能載不能行,寶雖貴,非牛與車亦不載矣。故牛非車則無所運,車非寶則無所載。故寶逸而牛車實勞矣。夫車假合之物,因牛行道,因寶而載,非假合必不能相為其用也。况假合者終久必離,奉行者終久必弊。猶牛終死,車終破也。寶非假合,故得獨存焉。由此觀之,身之亡,有生之常也;命之窮,流行之常也。不與身命俱亡者,惟性理也。今不明其性,是去寶不取也。不知命,是去牛不駕也。不修身,是去車不用也,至於牛死車破寶亡。悲夫!   陰陽以靜為主說   陽動陰靜,陽清陰濁,世所共知。至以靜為主,則世不知之矣。夫太極之體本乎靜,其動者依乎靜,然後而動,非先以之靜,故不能繼之以動。三才之道,是以靜者為動者之主矣。況靜而生性,動而生炁,靜而生仁,動而生智,天下之事莫不由動之所以生也。今謂陽動其所本必靜,陰濁其所本必清。靜為動之體,動為靜之用也。由此觀之,靜者逸而動者勞,靜者尊而動者卑。苟非靜,何以一天下之動也。非清,無以明天下之濁。故聖人取至靜以為道,非賤陽而貴陰也,取乎太極之始也。夫天雖動,而有動中之靜。地雖靜,而有靜中之動。天非靜,故不能應萬物之情,地非動,故不能發萬物之生。故乾之中陰為離,日象也。坤之中陽為坎,月象也。是陽必以靜為體,陰必以動為基也。天體靜所以剛而愈健,地體動所以生而不息。故天地常應常靜之妙也。陽動陰靜,天地之正體也。陽清陰濁,天地之正形也。陽剛陰柔,天地之正理也。陽尊陰卑,天地之正位也。一起一伏,陰陽之升降也。一住一來,陰陽之代謝也。一晝一夜,陰陽之明晦也。一寒一暑,陰陽之推遷也。至於充塞兩間之不變,周遊六虛之不移,窮之不見其終,推之不見其始,寂然不動,靜體本然者,此又非陰陽之形,寒暑之炁可以測也。   佛氏 字心輪圖說   陳遁齋曰:此圖甚妙,由釋氏之閫奧,造儒者之門庭,從前大善知識開示未嘗及此。   佛氏以 字書于胸中者,表法也。謂其如輪,兩相交互,均於四象,齊為八卦,交為經緯,互為始終。會於中,為五行,為五常、五炁、五戒。在經為四句,在人為四大。陰陽性命、道德仁義、精神魂魄、汞鉛龍虎、乾離坤坎之妙,莫不均於其中也。其進亦平,其退亦平,順可行,逆可行,可以四五,可以八九。縱亦無窮,橫亦無窮,天人之理無不該載。所以佛氏書之於胸,象法輪於心中,轉運不已也。其音曰萬,言萬物莫不由是道也。推其本乃十字也。始於一,成於五,圓於十,包於萬。 字乃十字委曲也,曲直兩通之義也。所以《華嚴經》自始及末每事舉十,取其上下平等,體用互換,無欠無餘,無高無下,猶應輪寶藏,周匝莊嚴,一切義理無不宗之,意義甚深,非言可盡。   中庸 真常 常住   無過不及之謂中,不易不偏之謂庸。中也者,兩儀間之極則也,人心中之極理也。庸也者,天下獨存之至也,古今不變之常也。在釋氏之謂常住,在太上之謂真常。常住者不變,故不遷流之義也。真常者,不妄亂不更易之義也。堯舜以之而揖讓,孔孟以之而授受,釋氏以之化萬類,太上用之御三才,即此道也。夫中庸,儒者之極道也。常住,釋氏之極道也。真常,太上之極道也。因時有古今,道有升降,故體同用異也。非聖人命理之所以殊焉。   聖人特施設不同說   太極之道,始之於性,終之於命,三才之立,無過此也。萬物之生,不出是也。況兩儀之大,風土之殊,人物之衆,各秉乎性命以生,品類雖異,太極未始不同也。故釋氏用之以化天下復本性。老氏用之以化天下復元炁。儒氏用之以化天下復元命。非性無以明大道之妙,非炁無以彰太極之原,非無以行教化之大。此三者,超形器,炁母,正大倫,天人之本也。三才不能須臾離之。是故取之有體用,得之有先後,非所謂過與不及也。窮其始終,釋即道也。道即儒也。今謂釋之寂滅,不近人情。道之清虛,不足以治天下。儒之名義,不足以超生死。是各執其一偏於得失之間耳。聖人之理一而已矣。非有淺深之間哉。用之於天下,特施設之不同也。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常者,不變易也。清者天之性,靜者地之性也。天地之理貴常,是以取之為一道也。且天非清,故不能極其高而垂萬象。地非靜,故不能厚其下而載其萬物。其德不常,則天可傾也,地可陷也,日可冷也,月可熱也,四時可顛倒也,萬物可錯雜也。惟其常,故能於萬物古今不遷變焉。況人肖天地為形,合陰陽為命,禀受一靈之妙,常自清靜,秪為無昕煩惱之所汩沒,愛欲昏亂之所牽纏,由是其常汩其清,動其靜,故不能與天地同其久,大道合其真也。誠能契其常,合其清靜,天地敢不悉其妙而歸之哉。   度人經元始寶珠說   元始者,大無空洞之首也。出乎太極之上,居乎九炁之先,其炁降為乾,分為坤,合為人。三光五行,四序八卦,莫不由玄元始三炁之所立也。《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本乎是矣。夫元始一炁,至清靜,至虛無,至無為,至精一,是為萬道之宗,萬靈之本,萬化之首,萬物之根。本無名言,故天尊假名言而名言之。經曰:元始天尊懸一寶珠,大如黍米,於空玄之中,寂無遺響。此經一段,乃天尊開方設便,引化群生,言之各有所表者也。夫寶珠者,玄牝之一竅也,真空之妙有也,水火乾元之本也,萬靈之性智也,居於空玄之中。空者,表來處本無也。玄者,表無中生有也。去地五丈者,表五行大衍之圓數也。木、火、土、金、水之一貫也。五屬土居中央,統攝坎離震兌之四象也。此珠必去地五丈,高無過踰,低無不及,表玄牝一竅,始出於五行之首,終居於五炁之中也。元始登引天真大神等,俱入寶珠之中,此表一炁之微,含吐十虛,範圍三極,細無不入,大無不包也。天人仰看,惟見勃勃從珠口中入,此表玄牝一竅,為衆妙之門也。元始以一真之妙汲引群生,從如是妙門而入也。既入珠口,不知所在,此表群生同此妙門而歸。由是智遊於沖漠,性合於太虛,故曰不知所在也。是以國人覩寶珠之妙,咸悟元始之道,故得塵勞廓散,心地悉復平正也。夫心珠廣大,空洞無形,三才萬物莫不均入。是珠既入於理,夫復何言,故曰說經都竟也。元始以無說而說,衆真以無問而聞。各悟真理,反本還源,故曰諸天復位也。智性玄微,非聲非色,悟之則法界全彰,迷之則秋毫不覩,故曰寂無遺響也。故太上始以寶珠之微示其心跡,終以寂無遺響以會其虛無。此妙有真空之全體,無無不無之全機。聖人之旨,玄妙難通,必施方便,以示群生,使之自求自得之也。故先由珠口如是而入,衆真從之開悟人天,必由此門而入也。然群生之身數懷寶,自古及今初無變易,非但元始獨有是珠也。懷其寶,迷其邦,得其門者鮮矣。且萬法之多,萬言之廣,一珠足以包之。珠之外,經亦奚庸哉。讚曰:元始入珠,珠之元始,元始與珠,一而已矣。說經都畢,萬法歸一。視聽無同,混淪太極。   儒家四句偈   人心惟危。浮妄不停,感思易入馳,紛競得趨欲,徇情逐物,動而難安,謂之人心。   道心惟微。體之至靜,幽遠難明,理悟則存,情揆莫測,不可得而視聽,謂之道心。   惟精惟一。以危即微,止動歸靜,人心道心,極至純粹,毫髮私欲無雜,謂之精一。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