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00-正统道藏太清部-公孙龙子-周-公孙龙

  曰:二有一乎?   曰:二無一。如白與馬為二物,不可合一以為二。   曰:二有右乎?   曰:二無右。   曰:二有左乎?   曰:二無左。左右合不位也。不可合二以為右,亦不可合二以為左,明二必無為一之道也。   曰:右可謂二乎?   曰:不可。   曰:左可謂二乎?   曰:不可。不可分右以為二,亦不可分左以為二,明一無為二之道也。   曰:左與右可謂二乎?   曰:可。左右異位,故可謂二。   曰:謂變非不變,可乎?   曰:可。一不可謂二,二亦不可謂一,必矣。物有遷變之道,則不可謂之不變也。   曰:右有與,可謂變乎?   曰:可。有與,謂右移於左,則物一而變為異類,如餛化為鵬,忠變為逆,存亡靡定,禍福不居,皆是一物化為他類,故舉右以明一百變而不改一。   曰:變隻。餛鵬二物,隻以變為二矣,何謂不得一變為二乎7   曰:右。餛化為鵬,一物化為一物,如右移於左,終是向者之右。   曰:右苟變,安可謂右?苟不變,安可謂變?右移於左,安可仍謂之右?知漢一物,安可謂之變乎?明二可一,而一可二也。   曰:二苟無左,又無右,二者左與右,奈何?   羊合牛非馬,假令羊居左,牛居右,共成一物,不可偏謂之羊,亦不可偏謂之牛,既無所名,不可合謂之馬,故二物不可為一,明矣。牛合羊非雞。變為他物,如左右易位,故以牛左羊右,亦非牛非羊又非雞也。   曰:何哉?   曰:羊與牛唯異,羊有齒,牛無齒,而羊牛之非羊也,之非牛也#2,未可。是不俱有,而或類焉。牛之無齒,不為不足,羊之有齒,而比於牛為有餘矣。以羊之有餘,而謂之非羊者,未可。然羊之有齒不為有餘!則牛之無齒而比於羊固不足矣。以牛之不足而謂之非牛者,亦未可也。是皆察之天然,各足於其分而俱適矣。故牛自類牛而為牛,羊自類羊而為羊也。羊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羊之而牛也,未可。是俱有而類之不同也。之而猶之為也。以羊牛俱有角,因謂牛為羊,又謂羊為牛者,未可。其所以俱有角者,天然也,而羊牛類異,不可相為也。羊牛有角,馬無角;馬有尾,羊牛無尾。故日,羊合牛非馬也。非馬者,無馬也。無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馬可也。若舉而以是,猶類之不同。若左右,猶是舉。馬舉牛羊若此之懸,故非馬也,豈唯非馬乎?又羊牛之中無馬矣。羊一也,不可以為二矣。牛一也,不可以為二矣。則一羊一牛並之而二,可。是羊牛不得謂之馬,若以羊牛為馬,則二可以為三。故無馬而後可也,所以舉是羊牛者,假斯類之不可,以定左右之分也。左右之分定,則上下之位明矣。牛羊有毛,雞有羽。謂雞足一,數足二;二而一,故三。謂牛羊足一,數足四;四而一,故五。牛羊足五,雞足三,故曰,牛合羊非雞。非,有以非雞也。上云羊合牛,今曰牛合羊者,變文以見左右,移位以明君臣,易職而變亂生焉。人之言日,羊有足,牛有足,雞有足,而不數其足,則似各一足而已。然而歷數其足,則牛羊各四,而雞二,並前所謂一足,則牛羊各五足矣。夫如是,則牛羊與雞異矣。故日非雞也。非牛羊者雞,以為非雞,而牛羊之中無雞,故非雞也。與馬以雞,寧馬。材不材,其無以類,審矣。舉是謂亂名,是狂舉。馬以譬正,雞以喻亂,故等馬與雞,寧取於馬。以馬有國用之材,而雞不材,其為非類,審矣。故人君舉是不材而與有材者並位,以亂名實,謂之狂舉。   曰:他辯。   曰青以白非黃,白以青非碧。   曰:何哉?   曰青白不相與而相與,反對也。不相鄰而相鄰,不害其方也。前以羊牛辯左右,共成一體,而羊牛各礙於一物,不相盈,故又責以他物為辯也。夫青不與白為青,而白不與青為白,故曰不相與。青者,水之色,其方在東。白者,金之色,其方在西。東西相反,而相對也。東自極於東,西自極於西,故曰不相鄰也。東西未始不相接,而相接不相害,故曰相鄰不害其方也。不害其方者反而對,各當其所,若左右不驪。驪,色之雜者也。東西正相反而相對,各當其所,居若左右之不相雜,故不害其方也。故一於青不可,一於白不可,惡乎其有黃矣哉?黃其正矣,是正舉也,其有君臣之於國焉,故強壽矣。青白各靜其所居不相害,故不可合一而謂之青,不可合一而謂之白。夫以青白相辯,猶不一於青白,安得有黃矣哉?然青白之中雖無於黃,天下固不可謂無黃也。黃,正色也,天下固有黃矣。夫云爾者白以喻君,青以喻臣,黃以喻國,故君臣各正其所舉,則國強而君壽矣。而且青驪乎白,而白不勝也。白足之勝矣而不勝,是木賊金也。木賊金者碧,碧則非正舉矣。白,君道也。青,臣道也。青驪於白,謂權臣擅命,雜君道也。君道雜則君不勝矣。故日而白不勝也。君之制臣,猶金之勝木,其來久矣。而白不勝,為青所驪,是木賊金,而臣掩君之謂也。青染於白,其色碧也。臣而掩君,其道亂也。君道之所以亂,由君不正畢也。青白不相與,而相與;不相勝,則兩明也。爭而明,其色碧也。夫青白不相與之物也,今相與雜而不相勝也。不相勝者,謂青染於白,而白不全減,是青不勝白之謂也。潔白之質,而為青所染,是白不勝青之謂也。謂之青而白猶不減,謂之白而為青所染,是白不勝青之謂也。謂之青而白猶不滅,謂之白而為青所馴甫色並章,故曰兩明也者。白爭而明也,青爭白明,俗謂其色碧也。與其碧,寧黃。黃,其馬也,其與類乎。等黃於碧,寧取於黃者,黃,中正之色也。馬,國用之材也。夫中正之德,國用之材,其亦類矣。故寧取於黃,以類於馬。馬喻中正也。碧,其雞也,其與暴乎。碧,不正之色。雞,不材之禽。故相與為類,暴之青而白,色碧之材,白猶不勝亂。暴則君臣爭而兩明也。兩明者昏不明,非正舉也。政之所以暴亂者,君臣爭明也。君臣爭明則上下昏亂,政令不明,不能正其所舉也。非正舉者,名實無當,驪色章焉,故曰兩明也。兩明而道喪,其無有以正焉。名者,命實者也。實者,應名者也。夫兩儀之大,萬物之多,君父之尊,臣子之賤,百官庶府,卑高等列,器用資實,各有定名。聖人司之,正舉而不失,則地平天成,尊卑以序,無為而業廣,不言而教行。若夫名乖於實,則實不應名,上慢下暴,百度昏錯,故曰驪色章焉。驪色之章,則君臣爭明,內離外叛。正道衰者,名實不當也。名實之不當,則無以反正,道之喪也。   公孫龍子卷中竟   #1王琯本無『指』 字,此句為『使天下無物』。   #2『而羊牛之非羊也,之非牛也』。王琯本作『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   公孫龍子卷下   趙人公孫龍著   堅白論第五   堅白石三,可乎?   曰:不可。   曰:二,可乎?   曰:可。   曰:何哉?   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無白得堅,其舉也二。堅也,白也,石也,三物合體而不謂之三者,人自視石,但見石之白,而不見其堅,是舉所見名,與白二物,故曰無堅得白。其舉也二矣。人手觸石,但知石之堅,而不知其白,是舉石與堅二物,故日無白得堅。其舉也二。   曰:得其所白,不可謂無白;得其所堅,不可謂無堅,而之石也之於然也,非三也?之石,猶此石。堅白共體,不可謂之無堅白,既得其堅白,不曰非三而何?   曰: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紂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得其堅也,無白也。堅非目之所見,故曰無堅,白非手之所知,故曰無白也。   曰天下無白,不可以視石;天下無堅,不可以謂石。堅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白者,色也。寄一色則衆色可知,天下無有衆色之物,而必因色乃色,故曰天下無石不可以視石也。堅者,質也。寄一質則剛柔等質例皆可知,萬物之質不同,而各稱其所受,天下未有無質之物,而物必因質乃固,故曰天下無堅不可以謂石也。石者,形也。舉石之形則衆物之形例皆可知,天下未有無形之物,而物必因形乃聚。然則色、形、質者,相成於一體之中,不離也。故曰堅白石不相外也。而人目之所見,手之所觸,但得其二,不能兼三。人自不能兼三,不可謂之無三,故曰藏三可乎,言不可也。   曰: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目能見物而不見堅,則堅藏矣。手能知物而不知於白,則白藏矣。此皆不知所然,自然而藏,故曰自藏也。彼皆自藏,非有物藏之,之義非實,觸但得其二,實藏也。   曰:其白也,其堅也,而石必得以相盛盈。其自藏奈何?盈,滿也。其白必滿於堅白之中,其堅亦滿於白石之中,而石亦滿於堅白之中,故曰必得以相盈也。二物相盈,必矣。奈何謂之自藏也。   曰:得其白,得其堅,見與不見離#1。不見離,一一不相盈,故離。離也者,藏也。夫物各有名,而名各有實,故得白石者,自有白之實,得堅名者,亦有堅之實也。然視石者,見白之實,不見堅之實。不見堅之實,則堅離於白矣。故曰見與不見謂之離。則知之與不知,亦離矣。於石一也,堅與白二也,此三名有實,則不相盈也。名不相盈,則素離矣。素離而不見,故謂之藏。呂氏春秋曰,公孫龍與亂,孔穿對辭於趙平原家,藏三耳,蓋以此為篇辯。   曰:石之白,石之堅,見與不見,二與三,若廣修而相盈也。其非舉乎?修,長也。白雖自有實,然是石之白也。堅雖自有實,然是石之堅也。故堅白二物,與石為三。見與不見共為體,其堅白廣修,皆與石均而相滿,豈非舉三名而合於一實。   曰: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堅焉,不定其所堅。不定者兼,惡乎甚石也?萬物通有白,是不定白於石也。夫堅白豈唯不定於石乎?亦兼不定於萬物矣。萬物且猶不能定,安能獨於與石同體乎?   曰:循石,非彼無石。非石,無所取乎白石。不相離者,固乎然其無已。賓難主云,因循於石,知萬物亦與堅同體,故曰循石也。彼謂堅也,非堅則無石矣。言必賴於堅以成名也。非有於石,則所取於白矣,言必賴於石,然後以見白也。此三物者,相因乃一體,故之曰堅白不相離也。堅白與石,猶不相離,則萬物之與堅,固然不相離,其無已矣。   曰:於石一也,堅白二也,而在於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有見焉〔有不見焉〕 #2。故知與不知相與離,見與不見相與藏。藏故,孰謂之不離?以手拊石,知堅不知白,故知與不知相與離也。以目視石,見白不見堅,故見與不見相與藏也。藏於目而目不堅,誰謂堅不藏乎?白離於手,不知於白,誰謂白不離乎?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