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312-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集义-明-危大有

道德真經集義   經名:道德真經集義。明危大有集,十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序   太上道德上下篇,凡五千餘言,內而葆鍊存養之道,外而修齊治平之事,無不備焉。此所謂內聖外王之學也。史氏列之申韓間,世因稱之黃老刑名,則與道家者流之所謂大殊,不能無病焉。蓋周衰,王道浸微,其垂世拯俗之意寓焉,而非一本諸自修也。而曹參蓋公以清靜無為有驗於治,其用之去經世之理不遠矣,矧出世之教由是而大者焉。或不求其端緒之奧,一概訾以為虛無怪誕之說,是豈真知道者哉。古今注疏凡百餘家,各持其見,而必以辭理該貫者為善,苟理塞義晦,辭雖工無取焉。盱江道紀危大有,端謹有志,行間探索諸家,擇其尤善者,類編成集,將募工鋟梓以傳,其志亦勤矣。使善味之者求之言外,踐之身心,則葆鍊存養之道內充,而修齊治平之事亦外著矣。道豈二哉,因其請,遂冒書於篇首。   歲昭陽作噩仲冬晦日,嗣四十三代天師三洞弟子張宇初謹序。   太上道德經,乃吾道經之祖也,以無為自然為體,以謙退慈儉為用,以致修齊治平之道,靡不具焉。葛玄真人曰:五千文實道德之源,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天人自然之經。倪文節公曰:老子五千文,誠修身治國之要道,濟時救世之良劑也。由此而觀,非特道經之祖也,三教諸經,亦豈外此而別有其理哉。當今聖明在位,特加崇尚,復設道司以掌其教,後之學者,必諳通經義,然後授以度牒。奈何世俗凋弊,讀亦未知,况其義乎。大有嘗於祝釐之暇,將諸家注釋校之,或異或同,有得有失,學者於此不能無惑,於是將河上公及何心山等十餘家注解,取其訓釋詳明,理長意同而不牽強者,集成一部,上下二卷,名曰《道德經集義》,欲俾後之學者,知一定之論,而無異同之惑也。若夫因義以明經,因經以造道,而樂乎無為之業者,豈無其人焉。   時洪武丁卯,盱江道紀危大有焚香謹書。   集義姓氏   河上公,河上丈人也。   呂氏,名知常。   何氏,名心山,字處尹。   李氏,名道純,號清庵。   劉氏,名師立,號真靜子。   倪氏,名思,號齊齋。   林氏,名希逸,號鬳齋。   蘇氏,名轍,字子由。   董氏,思靜。   晁氏,迥。   柴氏,元皋,字知白。   昊氏,名澄,號草廬。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一   盱江危大有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何氏曰:夫道者,元炁虛無,混沌自然,二儀從之而生,萬有資之而形,不可得而名,強為之名曰道,故首章之首,宜以道一字句絕,如經中道沖而用之之章,亦是首揭一道字,尊而稱之以示人。於以見其高無上,其大無對,名以道立,故併標云。下句可道可名者,所謂道術為天下裂,以名為表者也。常道常名者,所謂虛無生自然,自然生道,繩繩不可名者也。夫道乃常道,則名乃常名,而可道可名,皆其暫也。曰可則有可有不可,云胡而常,所謂強然即不然也。曰常則無可無不可,云胡而變,所謂自然即常然也。道其體而名其用也,有固為名,而無亦名也,道原於無,窅然空然,以名天地之始,物生於有,油然勃然,以名萬物之母。○李氏曰:虛無自然,真常之道,本無可道,可道之道,非真常之道。元始祖炁,化生諸天,隨時應變之道也。道本無形,可名之名,非真常之名。天地運化,長養萬物,著於形迹之名也。○林氏曰:道不容言,纔涉有言,皆落第二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何氏曰:無非暫無,自古固然,故曰常無。《列子》太易者,未見炁也,太初,炁之始也,太始,形之始也,太素,質之始也。循之不得,故曰渾淪,於無而觀,豈不微妙。有非暫有,無時不然,故曰常有。《列子》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又曰:有形則復於無形,於有而觀,豈無歸徼。此徼字老、列二注皆云歸也,乃歸宿之義,《莊子》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此也一有一無,欲於兩者,並觀而得之,他有所不欲觀者,非其道也。觀此兩者本同也,因出而異名,經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故本同而名異。妙無非無,妙有非有,故曰有常可使無,無常可使有,有無同名為常,故得同稱為玄也。有無一也,無固玄也,有亦玄也,故曰同玄。經曰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復命曰常,經中三觀,曰妙曰徼曰復,後知觀復之觀,徼妙一也。○林氏曰:常無常有兩句,此老子教人究竟處,此兩欲字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究竟也,有與無雖為兩者,雖有異名,其實同出。能常無常有以觀之,則皆謂之玄。玄者造化之妙也,以此而觀,老子何嘗專尚虛無。若專主於無,則不曰兩者同出矣,不曰同謂之玄矣。○倪氏曰:無與有,皆道之常,常無,道之未形者也,常有,道之已著者也。道常無亦常有,有無相生,不可缺一。道之常無者,欲人觀道之妙也,妙者精而在其中者也。道之常有者,欲人觀道之徼也,徼者粗而在邊者也。世謂老子專言無不言有,以此首章,有無並舉,未嘗偏有所取合也。於首章言之,可見其作書之意也。諸家說多以無欲有欲為句,夫欲者道之蔽也,無欲可爾,豈可有哉。○呂氏曰:觀妙者觀於內也,妙者神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故內觀者攝動心,止欲念,聚神光,結正炁,凝胎真也。太上有內觀定觀之經,仙真有收視返聽之訣,《真誥》曰:內觀者為靈仙之根也,徼,邊隅也,又歸也。○董氏曰:凡遠而無所至極則其色必玄,其在人心乃淵默無象之義,關尹子所謂不可測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玄,合曰道是也。○或曰:諸家皆以常無欲常有欲句解之,今獨取常無常有句解者何也,曰諸家皆以常無欲常有欲句解者,理非不通也,但與下文同謂之玄意不相屬,若常有欲,豈可謂玄,又曰有欲者亡身,亡身為玄,可乎?又有以常有欲為運用工夫,此說非不妙,亦未免牽強耳。不若常無常有句絕者,平易而理長也,今故取之。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何氏曰:妙固妙也,徼亦妙也,故曰眾妙。○林氏曰:玄之又玄者,贊言其妙也。眾妙即《易》所謂妙萬物者也。門言其所自出也,此章人多只就天地上說,不知老子之意正要從心上理會。○呂氏曰:玄者微妙之極也。又曰玄,天也,玄之又玄,則天中之天,鬱羅蕭臺,玉山上京,在人乃天谷神宮也。為腦血之瓊房,津液之山源,百靈之命宅,自已長生大君居之,人能以神內觀於天中之天,則胎仙自成,天門自開,萬神從玆而出入,故曰眾妙之門。○柴氏曰:乾坤闔闢,體用出入之所,何莫由斯門也。○劉氏曰:玄之又玄,謂元之始自然也,此乃眾妙之門戶。此章首論道,次論天地,又以次論人心,可謂盡之矣,學者當默識之。○董氏曰:理事皆從此出,故云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何氏曰:夫道者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陶冶變化,天地之美具焉。一陰一陽之道,繼善成性,知之者不如忘所知,况天下皆知乎哉。故知美為美,不如不知之美為至美。人皆知為美,則美中有惡,以知之淺也。知善之為善,不如不知之善為至善,人皆知為善,則善有不善,以知之外也。○呂氏曰:夫體道全德之士,與物混成,等其自然,天下皆知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善者自善,吾不知其善。大齊物我,超乎對偶之外,豈有美惡善不善之為對哉。世人不悟乎未始有物,溺於私見,或以貌象聲色為美,功名富貴為善,妄心一起,雖惡而美之,雖不善而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昔之所是,今或非之,則美與惡、善與不善,奚擇焉。○吴氏曰:美惡善不善之名,相因而有,以有惡故有美,以有不善故有善,皆知此之為美,則彼為惡矣,皆知此之為善,則彼為不善矣。欲二者皆泯於無,則無美惡善不善矣。○林氏曰:此章即有而不居之意,有美則有惡,有善則有不善,美而不知其美,善而不知其善,則無惡無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何氏曰:夫言無必有,言有必無,相生也。難作於易,易圖於難,相成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相形也。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相傾也。鶴鳴子和,如聲音形動影隨,如前後善否美惡,常對立於天下,凡小知小識,有美有善,不如不識不知,盡善盡美也。○李氏曰:有生於無,無生於有,難事易,易事難,長則短,短則長,纔有高,便有下,有聲音,便相和,前隨後,後隨前,故有無難易,互相倚伏,有美便有惡,有善便有不善也。○呂氏曰:兩儀既立,物物為對,故相生之以有無,相成之以難易,相形,之以長短,相傾之以高下,相和之以音聲,相隨之以前後,動涉有為也。○林氏曰:此六句皆喻上面美惡善不善之意。○歐陽修曰:前後之相隨,長短之相形,推而廣之,萬物之理皆然也。老子之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何氏曰:聖人能知無,知道之樞機,故人皆事事,我處無事之事,於物與之為娛,吾何心於事。人皆言言,我行不言之言,言未嘗言,與人並立,而使人化,吾何心於言。○呂氏曰:且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既有對偶,未免乎累,是以聖人遺物離人,獨立乎萬物之上,不與物為對,經所謂獨立而不改,物無能偶之者,故能為無為,事無事,忘言忘象,默符自然,豈假容聲哉。南華言至為去為,至言去言,故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何氏曰:聖人作而萬物睹,萬物作聖人烏得而辭,雖不辭生之為之之責,而亦不有不恃,不居其成,而功在聖人,自不可却而去者,勢也,非聖人意也。○林氏曰:天地之生萬物,千變萬化,相尋不已,何嘗辭其勞,萬物之生,盈於天地,而天地何嘗以為有,如春生秋殺,而造化何嘗恃以為能,故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其意只在於功成而不居,故以萬物作焉而不辭三句發明之。作猶《易》坤作成物也,此即舜禹有天下而不與之意,有其有者不能有,無其有者能有之,《書》曰:有其善,喪厥善,故曰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李氏曰:不辭不有,不恃不居,彼此兩忘,有無不立,是以真一常存,而不去也。○呂氏曰:聖人體道在己,其用心也不勞,其應物也無方,故萬物並作,隨感而應,若谷應聲,美惡皆赴,無所辭也,故曰萬物並作而不辭。自形自色,自生自化,各極其小大,而遂其性,孰有之哉。關尹子物非我物不得不應,我非我我不得不養,故應物而未嘗有物,養我而未嘗有我,故曰生而不有。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覆載天地而不為大,故曰為而不恃。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出,認之則惑矣,故曰功成不居。有居則有去,古今是也,在己無居,物莫遷也。惟其不自居、不自有、不自恃,所以與物翱翔於萬物之上而自若,未始或去也。○吴氏曰:作謂物將生,不辭不有,不恃不居,此天地無為之事也。不去常存也,天地不居,成物之功,故其功常久而不去。○董氏曰:此章進學者於名迹兩忘之地也。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李氏曰:不矜自己之賢能則民淳,不貴奇貨則民富,不見可欲則心定。○吴氏曰:尚謂尊崇之,貴謂寶重之,見猶示也,不尚之,不貴之,是不示之以可欲,使民之心不争。不為盜,是不亂也。○林氏曰:尚,矜也,我以賢為矜尚,則必起天下之争,禹惟不矜,天下莫與汝争能,便是此意。我以寶貨為貴,則民皆有欲得之心,其弊將至於為盜,人惟不見其所可欲,則其心自定。   是以聖人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李氏曰:虛其心,全性也。實其腹,全命也。弱其志,全神也。強其骨,全形也。○呂氏曰:前言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即是虛其心也。不尚賢,即是弱其志,若曰止是虛其心,則恐泥於頑空。若曰止是弱其志,則恐不能自立。故復言聖人之治身也,須虛其心,更須實其腹,既弱其志,更須強其骨,虛者實之對,弱者強之敵,靈臺朗徹,虛室生白,不受一塵,是虛其心也。既虛矣,不能吐納太和,咀嚼沆滋,飲玄英之無母,食大梵之天粱,以實其腹,徒守性空,安能脫胎神化,白日上昇也哉。由是觀之,虛心實腹,不可偏廢也,明矣。以謙自下,以卑自牧,是弱其志也,志既弱矣,然聞道不能說於力行,則無所卓立,安得如《易》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內鍊之士,或幹旋泝流,上通三關而補於腦,腦滿則骨強矣。弱志強骨,不可偏廢也,亦明矣。○何氏曰:虛心者清本超原也,實腹者積精累炁也,離虛坎實之道,其神全矣。弱志者專炁致柔也,強骨者聞道勤行也,坤順乾健之道,其德全矣。○柴氏曰:無自賢,無貴貨,無所欲,則心中自虛靈,腹中氣自實,心虛無物,志自柔和,腹中有養,骨自強健矣。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何氏曰:神與德俱全,自有不言之化,使民由之而不自知也。昔有知而今無知,昔有欲而今無欲,《莊子》: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豈敢自私用智而他為哉。下之人則不敢為,上之人則為無為,薰然至治之感,無迹可尋。○林氏曰:古者其民淳樸而無所知,無所欲,雖其間有機巧心者,所知雖萌於心而亦不敢有作為也。聖人之治天下也如此,聖人於世亦無所容心,其為治也,皆以無為為之,所以無不治也。○呂氏曰:無為即道也,聖人以道唱於上,百姓以道和於下,朝斯夕斯,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非道不行,非道不言,凡所作為,則無為之道。若為於有所為,則心勞形役,而終於憊矣。為之於無所為者,雖服餌英華,嘻吸天炁,漱咽雲液,運鍊玄珠,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妙用縱橫,神凝迹移,百體俱理矣,故曰為無為,則無不治。○董氏曰:此章言忘貴尚,泯思慮,則復於無為而合至理也。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吳氏曰:或,疑辭,不敢必也。道之體虛,人之用此道者,亦當虛而不盈,盈則非道矣。淵,深不可測也,宗者,宗祖之宗,族之統也。道者萬物之統也,故曰萬物之宗。似者,亦不敢必之辭也。○何氏曰:沖,虛也。道貴以沖虛為至用也。莊子知無用而始可言用,如盈則中不虛,其用小矣。似者,杳乎難正言之也,虛之至也。○林氏曰:沖,虛也,道體雖虛,而用之不窮,或盈或不盈,隨時而不定也。似者,以疑辭贊美之也。萬物之宗,即莊子所謂大宗師也。○李氏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謂不自滿也。不自滿者必受益,挫銳解紛,虛中忘我之謂也。○呂氏曰:天一生水,其用在中,故曰沖。沖字從水從中,言炁中有真一之水,是名為沖。沖者炁也,和也。金華真人曰:沖和入體以活,谷神能知沖用飛升崑崙,正言道以沖界為用也。嚴君平曰:沖以虛為宅,和以無為家,以虛無為之用,自然不至於盈溢也。惟其不盈,故能淵兮似萬物之宗。夫淵者至深而不可測,至靜而莫能動之謂也。萬物之宗,即至道爾。宗者祖也,生一生二生三生萬物,則道者豈不為萬物之宗祖乎。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