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注册 | 登陆 | 退出 - 繁體

260-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金-侯善渊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四)   經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金朝道士侯善淵註。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序   源之未發,流無不清;風之未扇,物無不靜。及乎流以汨之,則清者濁矣;吹而散之,則靜者動矣。此理之常也。道之生物,自然之性,何嘗不湛然而清,寂然而靜,感而遂通。性以情遷,失其天真,逐而忘返,至于流浪生死,常沉苦海。顧不哀哉?太上以大慈悲、大方便,引接迷徒,將與復其本元,使得見道。謂道雖不可以言傳,而目擊道存之士,且幾何人?斯謂道雖不可以象教,而得魚忘荃之喻,若有所待。故經之所以作也。是經諄諄明誨,始曰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繼而曰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又繼之曰,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湛然常寂,寂無所寂,即是真靜,真靜應物,漸入真道。復曰,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此真經之大旨歟?蓋自西王母授之,仙人葛玄等傳之,太玄真人贊之,世世遵奉。奈何愚者有終身不靈,惑者有終身不解,鮮克仰副太上慈悲方便之意。今驪山侯公先生,游方之外者也,念經之言,能悟之者,可傳聖道,乃即其說,為之訓解,辭簡而甚易明,理達而甚易行,神而明之。自遣欲而滅三毒,由觀心而識無空;屏執著之妄心,誡貪求之煩惱;祖述聖作,以開以明。其間有云,悟而無為者是,得而有作者非。有云,大道中無文字,文字中無大道,天文玉訣,須憑師匠口耳相傳。有云,不執空為空,不著有為有。有云,抱出靈華潔,回還一體光。學者儻於是經誦持不退,當得造於目擊之玄,不有待於忘荃之後也。平水老人毛麾謹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   姑射山太玄子侯善淵註   老君曰:大道無形,   無形者,陽淵渺邈,曠大無窮,頤心同體,微妙無方。故言大道無形矣。頌曰:大道本無形,無形亦假名。視之非有物,審聽絕音聲。覺性通幽靜,頤神透目清。太空無伴侶,孤月照蓬瀛。   生育天地;   天地有形象,皆因大道育養之,故曰生育天地矣。頌曰;一炁生天地,三光在彼中。四時分造化,萬物得和融。欲了無生法,知心物外窮。至真明不盡,常與道之通。   大道無情,   道無情者,湛然非象,虛極無心,萬物生成,無為自化。故曰大道無情矣。頌曰:無情通大道,育養本無情。掌握乾坤秀,包容天地明。上穿金闕界,下徹九幽冥。蕩蕩無窮測,玄玄覆玉京。   運行日月;   日月者,道化玄明,人神之主,運行四通,普照而不昧也。頌曰:大道澄空廓,天邊日月長。運行周匝界,昇入遍他方。現出靈華潔,迴還一體光。達人知此意,咫尺是仙鄉。   大道無名,   無名者大道,通玄微妙,至理無窮,混元一炁,先天地而生,本無名也。頌曰:道化虛空體,權為假立名。有名非有相,無物亦無形。上徹三天瑩,橫擔四海明。闡開清靜眼,飛躍似流星。   長養萬物。   道大無形,湛然不動,皓皓純一,覆藏天地,運行日月,流轉江河,掌握山川,包含谿谷,滋溢園林,成熟五穀,結秀花果。一切萬物皆稟道炁而所生,本自無為,感時而自化。道本無形,育於有象。故曰長養萬物矣。頌曰:道化芸芸長,機生物自。煙嵐光萬頃,鬱秀照千山。淥野連溪壑,清音對碧天。悟玆真福地,此處隱飛仙。   吾不知其名,   太上言,我不知道之名,為獨處無礙,太真玄妙之機,無生無滅,無增無减,隱顯無方。眾生不悟,太上垂慈,假立有名矣。頌曰:妙道迷難悟,心開慧自靈。元神生固蒂,虛谷證圓明。海藏凝珠璨,山頭混日精。滿天昕寶鑑,光照玉京城。   強名曰道。   道本無名。既以有名,著於物相;若以無心,死入落空。有無相生,杳冥相對。應物現形,日用不離。難分正教之法,強名曰道矣。頌曰:道本無言說,強名分辨別。心清秀炁凝,性靜靈雲結。海上起新風,天邊生古月。沖虛物我明,萬象齊俱攝。   夫道者,有清有濁,   有清者,清空曠大,神谷寂虛,一炁沖和,故名有清矣。有濁者,周羅萬物,無所不容,無所不入,貫穿世界,細透毫毛,故曰有清有濁矣。頌曰:清濁定浮沉,陰陽運古今。天空垂玉象,地厚產瓊林。晴倚曹溪路,神凝法海深。但能明此理,方顯道人心。   有動有靜。   有靜者,大道寂然無心。有動者,神用感而通玄。一動一靜,可成真道矣。頌曰:動靜道弘張,神丹射太陽。天魂收坎位,地魄入離鄉。海底龍翻浪,山頭虎戰蒼。生擒歸昊境,性命得延長。   天清地濁,   天清者,混元一炁,拍塞沖虛,玄遠極深也。地濁者,生人發地,無所不種,無所不收,處萬民之污,故曰天清地濁矣。頌曰:地氣接空蒼,清天滿四方。中間埋古跡,上下越新光。達者歸真路,脩然入道場。玉嬰登寶殿,遠望汨羅江。   天動地靜。   動靜者,主天圓地方,則自然千變萬化,星移斗轉,運斡樞機也。地靜者,風吹浪捲,蠢然不避污染而不爭。故名天動地靜矣。頌曰:地靜本無為,天樞斗柄隨。生成無造作,設化有靈機。極目秋蟾朗,凝睛瑩日輝。一陽收入鼎,進火養神龜。   男清女濁,   男者,陽也;女者,陰也。故曰是真陰真陽。此言非世中男女,見之不用,用之不見。故《德經》云:萬物無不負陰而抱陽。故外陽而內陰。外者,身也;內者,心性也。何以故?乃至修行之人身靜,豈不為男清,心性擾亂不寧,豈不為女濁矣。頌曰:物靜心非靜,身清性不清。迷真疑恍惚,意亂豈安寧?返照歸金鼎,迴光入寶瓶。分明開道眼,何慮不圓成?   男動女靜。   男動者,非是交媾之為主。動則不定,定則不動。故動者,陽道所生,如撥雲見日,磨鏡得明。故曰陰返歸陽,是名男動也。女靜者,謂陽道開自然,神化虛明,不婬不邪,不憎不愛,不貪不嗔,不嫉不妬,不起不念,不妄不想,豈不為女靜矣。又曰:離中虛,坎中實,明取坎中實點化離中虛,是名陰陽顛倒、還返之法,可成純陽之道矣。頌曰:顛倒陰陽法,爐中採汞鉛。清光輝滿地,紅焰迸周天。白虎池中卧,青龍火裏眠。鍊成真玉貌,身外舞胎仙。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降本者,末所生也。道德其本,一炁沖虛,發自然之理也。萬物得其本,長養而不槁,枝葉榮旺,人得其本,神靈莫測,通現無方也。頌曰:降本沖和秀,隨機物自生。兩行紅霧起,一道素煙傾。虎飲金烏髓,龍吞玉兔精。兩般真至寶,悟者自神靈。   清者濁之源,   水清而淵明鑒照,其形自顯,異於濁也。是清之泉源比喻於修行之人也。頌曰:心淵明徹底,道靜鑒元通。玉戶陽精溢,金關浩炁沖。合和收坎殿,匹配送離宮。始覺玄珠降,衝天耀日紅。   靜者動之基。   靜者道,太虛空也。神得其用,出入無間,杳冥同體。故曰動之基也。頌曰:默默空無物,神明道體同。天清沖浪碧,地靜湧波紅。四象鑽爐口,五行入鼎中。鍊成丹赫赤,餌覺赴仙宮。   人能常清淨,   天常清淨,日月星皎白而虛明也。人常清淨,精炁神寧而不散。故曰人能常清淨矣。頌曰:色慾無情染,紅塵絕往還。性光飛皎日,心地泛寥天。一炁烹元象,雙關鍊小鮮。精神穿宇宙,晱爍遍三千。   天地悉皆歸。   人能清淨,神通妙理,昇入無為,周羅天地,細入微塵。故言天地悉皆歸也。頌曰:清靜處無為,無為達妙機。蟾宮奔玉兔,日殿走烏飛。閃出千光燦,衝開萬象輝。包羅諸色相,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情擾之,   人神者,天地秀炁,結聚靈明也。本自清靜,隨物生情,占塵惹垢。故言情擾之也。頌曰:富貴遮心翳,榮華眯眼塵。雖然觀日月,不見本來真。寂湛頤元性,澄空鍊至神。靈童開碧嶂,仙子跨麒麟。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心者,神明也。知內而為性,顯外而為神。神本清靜,隨風錯亂,物動情牽之也。頌曰:開眼露天璣,人心著處迷。戀情情欲擾,逐境境還隨。抱朴通精粹,一真烹萬象,混合太淵齊。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易藏|儒藏|道藏|子藏| 史藏|诗藏|集藏| 医藏|艺藏|龙藏(乾隆大藏经)


搜佛说,传承国学传统文化智慧
精选摘录 | 搜索说明 | 返回顶部
联系:
- -

©2019/11/11-四库全书(国际站)
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