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
搜索引擎
繁體
搜索
←
后退
前进
→
第03章 九宗门
第03章 九宗门
第03章 九宗门。第03章 九宗门。
九宗门者,就是六壬筹算事物运动变化排演三传的九种方法,包括贼克、比用、涉害、遥克、昴星、别责、八专、伏吟、返吟等。六壬可排六十四种课体、七百二十种静态课式、四百一十五类三传,乃至三千多万的活动课式。但无论课体课式如何千变万化,都是九宗门推演而出的。掌握了九宗门,壬学就可拾阶而上,随之而来的一切深入问题,亦可迎刃而解了。
一、贼克法。
凡四课上下仅有一组下克上神(月将古人也称为“神”),即以上神字为初传,由初传本位加临求取中传,由中传本位加临求取末传,即为重审法。
凡四课上下仅一上克下,则以一上神字作初传,以重审法则同样逐次求取中传、末传,此为元首法。
六壬取课,凡天盘上克下,谓之克,地盘下克上,谓之贼。确定三传,首先要看四课之中有无下克上,如有则以重审法取三传,此时即使课中亦有上克下也不论元首法。四课之中在无下克上时,始论上克下神的元首法来取用三传。
凡一下贼上,余课无克为重审法。凡一上克下,余课无克为元首法,两法合称贼克法。
重审法举例。
丙戌日子将酉时占课。
初申。
中亥。
末寅。
申亥丑辰。
丙申戌丑。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此四课为丙申、申亥、戌丑、丑辰组合,仅第一课丙火克制上神申金,其余三课不是相生就是比和,则以申金为初传,申地盘上亥字为中传,亥地盘上寅字为末传。本课三传就是申亥寅。
六壬中排三传只看四课关系来言,只研究讨论四课中的相克处,而不讨论相生处及比和处,此点要注意。
元首法举例。
丁丑日亥将卯时占。
巳。
丑。
酉。
卯亥酉巳。
丁卯丑酉。
丑寅卯辰。
子 巳。
亥 午。
戌酉申未。
此四课中仅第四课巳火克下酉,其余三课皆是上下相生,弃而不论,即以元首法取用,巳为初传,地盘巳上遁得丑为中传,中传地盘丑上遁得酉为末传,本课三传就是巳丑酉。
二、比用法。
四课之中同时出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克贼之处,则六阳日以阳神作初传;六阴日即以阴神为初传,由初传以次求得中传、末传。
阳日:甲丙戊庚壬。阴日:乙丁己辛癸。
阳神:子寅辰午申戌。阴神:丑卯巳未酉亥。
阳日取用举例。
八月壬辰日辰将巳时。
鬼戌虎。
父酉常。
父申玄。
戌酉卯寅。
壬戌辰卯。
辰巳午未。
卯 申。
寅 酉。
丑子亥戌。
四课之中第一课戌壬上克下,第三课卯辰亦是上克下,出现了二上克下的情况,壬为阳日,戌为阳神,卯为阴神,则取戌为初传。按戌依此求得中传酉,由中传酉求得末传申,本课三传就是戌酉申。
阴日取用举例。
十月辛巳日寅将戌时。
兄酉龙。
父丑蛇。
鬼巳玄。
寅午酉丑。
辛寅巳酉。
酉戌亥子。
申 丑。
未 寅。
午巳辰卯。
第一课寅辛下贼上,二课相生不论,三课酉巳下贼上,四课相生不论。四课当中同时出现两个下贼上处,辛为阴日,寅为阳神,弃之,酉为阴神,则取酉为初传,由初传逐次求得中末传丑巳,本课三传就是酉丑巳。
三、涉害法。
四课之中同时出现多组上克下或下克上神,且同为阴神阳神之时,则先以地盘四孟上神为初传,若四孟无有,则以次取四仲、四季上神作初传,由初传来求取中末传。
四孟:寅申巳亥。
四仲:子午卯酉。
四季:辰戌丑未。
涉害取用举例。
甲戌日辰将寅时。
辰。
午。
申。
辰午子寅。
甲辰戌子。
未申酉戌。
午 亥。
巳 子。
辰卯寅丑。
四课之中,一课辰甲下贼上,三课子戌亦为下贼上,且甲为阳日,辰子悉为阳神,无法用比用取传,则视二课地盘之神的孟仲季性质,今甲寄在寅为孟,戌为季,则以季位上神辰取初传,逐次取中末传,三传即是辰午申。
四、遥克法。
凡四课上下俱无相克,则取日干与其他三课上神相比较。先取遥克日干之神作初传,若无,再取日干遥克之神作初传;若同时出现数者遥克日干,日干遥克之神,则以阳日用阳神、阴日用阴神法则来取作初传,以初传递次求得中末传。
由遥克日干之上神作传,名蒿矢法。
由日干遥克之上神作传,名弹射法。
蒿矢法取用举例。
壬辰日巳时申将。
戌。
丑。
辰。
寅巳未戌。
壬寅戌未。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四课上下俱无相克战斗处,则观日干与其他三课上神来比较。今三四课未戌两神俱遥克日干,壬为阳日,未为阴土,戌为阳土,阳日取阳神为用,所以取戌作初传,以此求得丑辰为中末传。
弹射法举例。
十月庚戌日亥将申时。
寅。
巳。
申。
亥寅丑辰。
庚亥戌丑。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四课上下俱无相克处,则取庚与其他三课比较。三课悉无上神来克日干,则以日干看遥克之神,则仅第二课寅为日干遥克之神,那么就以寅作初传,递次求得中末传巳申。
五、昴星法。
四课上下无相克又无遥克处,则以式中天地盘酉宫上下神为用作传,酉对应二十八宿中昴星位,故称昴星法。刚日以地盘酉宫上神作初传,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则取干上神。柔日以天盘酉宫下神作初传,中传取干上神,末传取支上神。
阳日昴星举例。
八月戊申日辰将卯时。
戌。
酉。
午。
午未酉戌。
戊午申酉。
午未申酉。
巳 戌。
辰 亥。
卯寅丑子。
四课上下俱无克贼,又无遥克之处,戊为阳日,是以阳日昴星法取三传。
1、戊为阳日,以地盘酉位上神戌为初传。
2、中传取地支申上神酉。
3、末传取干上神午。
阴日昴星举例。
十一月丁丑日辰将示时。
子。
辰。
戌。
辰丑戌未。
丁辰丑戌。
寅卯辰巳。
丑 午。
子 未。
亥戌酉申。
四课上下克战斗处,又无遥克处,丁为阴日,则以阴日昴星取三传。
1、丁为柔日,取天盘酉位下神子为初传。
2、中传取干上神辰。
3、末传到支上神戌。
六、别责法。
四课之中出现其中两组上下神字面皆相同,且无相克遥克之神,则以别责法来取传。
五阳日取干合上神作初传,五阴日以地支三合前辰为初传,两者中末传俱归干上神。
干合:甲己、乙庚、丙辛、戊癸、丁壬合。
支三合:申子辰之合、巳酉丑之合、寅午戌之合、亥卯未之合。三合支辰前后次序以地盘顺时针来划分,如子在申前,辰在子前,申在辰前一样,逐个责推。
阳日别责法举例。
丙辰日午将巳时。
亥。
午。
午。
午未巳午。
丙午辰巳。
午未申酉。
巳 戌。
辰 亥。
卯寅丑子。
四课之中一四课相同,也无克处,丙为阳日,丙合辛,辛寄戌,戌上见亥,则以亥字作初传,中末传俱取干上神午字,三传就是亥午午。
阴日别责法举例。
辛酉日辰将巳时。
丑。
酉。
酉。
酉申申未。
辛酉酉申。
辰巳午未。
卯 申。
寅 酉。
丑子亥戌。
四课之中无遥克之处,且二三课相同,辛为阴日,则以阴日别责法取传。辛酉日,地支在酉,巳酉丑三合,丑在酉前,则以丑字作初传,中末传俱取干上酉字,三传就是丑酉酉。
七、八专法。
凡甲寅、庚申、丁未、己未四日排课,上下无克处者,是依八专取之。
阳日以干上神前三位字作初传,阴日以四课上神后三位字作初传,中末传俱取干上神。
阳日八专法举例。
甲寅日寅将巳时。
丑。
亥。
亥。
亥申亥申。
甲亥寅亥。
寅卯辰巳。
丑 午。
子 未。
亥戌酉申。
四课之中只有两课且相生无克处,不可用遥克法取传。甲寅阳日,干上亥顺数三位见丑字,则依丑为初传,中末传俱归干上亥子。
阴日八专课举例。
丁未日巳将寅时。
亥。
戌。
戌。
戌丑戌丑。
丁戌未戌。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四课之中只有两课,第四课上见丑字,逆数三位见亥字,则以亥为初传,中末传俱归干上神戌,三传就是亥戌戌。
八、伏吟法。
凡月将占时相同,天盘合于地盘本位,则以干支刑冲之神来取三传,为伏吟法。
刑:子卯刑,寅巳申刑,丑戌未刑,辰酉亥午自刑。
冲:子午冲,卯酉冲,寅申冲,巳亥冲,丑未冲,辰戌冲。
凡伏吟得干上神与干相克者,则依干上神为初传,以初传所刑之物为中传,中传所刑之物为末传,此法专对六癸日六乙日来论,其中六乙日干上辰为自刑,中传则取支上神,以支上神所刑为末传。
六阳日以干上神为初传,六阴日以支上神为初传,悉以初传所刑之神为中传,中传所刑之神为末传。初中传遇自刑之神则干传支,支传干为作传,干支互传(即中传)于乔自刑之神则以六冲之神作末传。
六甲日伏吟,三传寅巳申。
丑日 辰丑戌。
六乙日伏吟,三传酉日,辰酉卯。
巳日,辰巳申。
亥日,辰亥巳。
卯日,辰卯子。
未日,辰未丑。
六丙日伏吟,三传巳申寅。
丑日,丑戌未。
六丁日伏吟,三传酉日,酉戌未。
巳日,巳申寅。
亥日,亥戌未。
卯日,卯子午。
未日,未丑戌。
六戊日伏吟,三传巳申寅。
六己日伏吟,三传丑日,丑戌未。
酉日,酉未丑。
巳日,巳申寅。
亥日,亥未丑。
卯日,卯子午。
未日,未丑戌。
六辛日伏吟,三传酉日,酉戌未。
丑日,丑戌未。
亥日,亥戌未。
卯日,卯子午。
未日,未戌丑。
巳日,巳申寅。
六庚日伏吟,三传申寅巳。
申日,亥申寅。
六壬日伏吟,三传子日,亥子卯。
辰日,亥辰戌。
寅日,亥寅巳。
午日,亥午子。
戌日,亥戌未。
九、反吟法。
月将与占时为六冲之神,所起天盘十二神悉与地盘十二神相冲,为反吟法。
反吟法四课上下大多有克处,以元首、重审、比用诸法取传。其中只有辛未、丁未、己未、丁丑、己丑、辛丑六日反吟无克贼之处,此六日俱取驿马作初传,支上神为中传,末传取干上神。
巳丑酉日马在亥,亥卯未日马在巳。辛未日反吟三传巳丑辰。
己未、丁未日反吟三传巳丑丑。
辛丑日反吟三传亥未辰。
×
语音功能并不成熟。如果语音播放不了,请使用“火狐浏览器”。
相关搜索
《搜佛说》新网址,(具备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
乾隆大藏经
搜索引擎
搜索说明
|
目录
|
词条
网站app:
安卓
|
苹果
(提取码:
1234
)
考据级
四库全书搜索引擎
采用自主研发的
遍历分词技术
, 搜索成功率为100%,无有因分词而遗落的搜索概率。
本站收集
四库全书
以及相关资料大概
11
亿字。并统一转换为简体或繁体。
本站所有资料皆来源互联网,如有无意侵犯你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马上删除 。
联系
:
@qq.com
© 2022-6-3 端午节
返回顶部